“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气候预测还是采用经验统计的方法。”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李维京说,如今,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我国早已摆脱了唯“经验主义”,而是通过东亚季风监测、气候模式与数值模拟、动力延伸预报的理论与方法等一双双“慧眼”,更加科学而深入地为气候变化“把脉”。
中国气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以客观化气候预测为核心的气候业务技术体系,形成国家级和省级统一的气候业务平台;建立逐年更新发布中国地区气候变化预估数据集制度,为国内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凭借敏锐的“中国慧眼”,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节奏掌握得越来越准确。近年来,我国针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预警和灾害风险管理的能力不断提高。通过完善极端天气背景资料库和推进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实现业务运行等,中国气象局建立了集气象灾害风险普查、识别、预警和评估于一体的气象灾害风险业务体系。每一次及时的预警都是在最大限度地挽回人民群众在灾难中的损失。
我国气象部门稳定支持对温室气体及气溶胶的研究。中国气象局开展了大气灰霾预报以及气候变化数据集建设等,为我国温室气体本底浓度业务化观测、建设气候变化业务服务系统打下基础。2013年组建的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及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实现了区域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共享、信息通报和联合会商。
为了让“慧眼”给百姓谋福祉,中国气象局依托重大科技项目和行业专项为应对气候变化出谋划策。利用国家973科技计划项目“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南方旱涝灾害的变化规律和机理及其影响与对策”,中国气象局建立了南方旱涝灾害对农业影响的定量评估模型,分析重大旱涝灾害对农业和水资源的影响。
为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这双“慧眼”继续忙碌开来。2012年至2014年,中国气象局共为531个风电场提供了选址气象服务;建立风能太阳能数值天气预报服务平台,建成风电场、太阳能电站功率预测系统,为433个风电场和太阳能电站提供预报服务。
我国气象部门通过发布气候变化权威科学信息、强化极端事件应对、开展气候变化评估、参与国际国内应对机制设计,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全链条”式的支撑服务,为我国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