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8月12日讯 记者杜铭报道:国家海洋局近日发布的《2013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03个,工程总规模达到90.08万吨/日,较2012年增长了16%;最大海水淡化工程规模为20万吨/日。同时,海水直流冷却、海水循环冷却和海水化学资源利用技术得到不断应用,年利用海水作为冷却水量达883亿吨。
《报告》披露,2013年,全国新建成海水淡化工程8个,新增海水淡化工程产水规模125465吨/日。目前,我国主要采用反渗透和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技术,产水成本为每吨5元至8元。全国海水淡化工程分布在沿海9个省市,主要是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沿海城市和海岛。北方以大规模的工业用海水淡化工程为主,主要集中在天津、河北、山东等地的高耗水行业;南方以民用海岛海水淡化工程居多。
海水利用是国家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化学资源利用。2013年,我国新发布海水利用相关标准14项,包括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12项。海水利用作为重要内容被列入循环经济、节能环保、海洋经济等国家和地方重要规划中,浙江省、河北省和青岛市先后发布海水淡化发展规划或行动方案。多家海水淡化产业联盟相继成立,沿海地区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