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8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彩人生不言败
——记汕头海关稽查处副调研员陈榕渠

本报记者 郑 杨

在汕头海关,有这么一名“国门卫士”,他因公致残20年,不曾向单位要求任何特殊照顾;他身残志坚,从不因肢体残缺而放弃自己的使命,屡立大功;他还用自己的经历传递正能量,去帮助身边人……他就是汕头海关稽查处副调研员陈榕渠。

7月30日,记者见到了这位独臂英雄。陈榕渠戴着一副眼镜,文质彬彬而又精神抖擞,与到访者一一打招呼。他诚恳又自信的态度,常常令大家忘却他肢体的残缺和右眼眼睑上的疤痕。

参加海关工作之前,陈榕渠是运动健将,曾4次获得全国帆板比赛桂冠,并代表国家队参加过世界性比赛。1993年从帆板队退役的他选择转业海关,成为汕头海关904缉私艇的一名海上缉私人员。在1994年的一场海上缉私中,催泪弹引信延时失灵,直接在陈榕渠的手中爆炸。这场意外让好不容易活下来的陈榕渠失去了右眼、右手,以及左手的五段指关节。

面对残酷的现实,陈榕渠决绝地说,“我可以认‘残’,但不可以认‘废’。”然而,适应身体的残疾远比他想象的艰难得多,仅存的左手上,五个手指只有一层残缺的皮肉包着骨头,不经意地轻轻触碰到硬物都会有刺骨钻心的疼痛。他不得不像小孩子一样重新学习各种生活技能,用一只手吃饭、穿衣、做家务……做一切以前认为像呼吸一样自然的事情。一次不行练十次、数十次,通过漫长的康复训练,他不仅做到了生活上完全自理,还学会了用左手写字、打电脑。然后,他主动向领导要求回到了业务岗位。

“他不想因为身体上的残缺而得到大家的特殊照顾,重返工作岗位的他比我们所有的人都拼命。”稽查处核查科的唐其新,对这位科里的“老”同志由衷地敬佩。

据同事们回忆,去年,海关拉开打击洋垃圾走私的“绿篱”专项行动,陈榕渠和大家一起到关区内的固体废物加工企业开展稽查工作。正值盛夏,工厂内的空地上如小山般堆满了固体废物,检查、清点起来非常辛苦,但陈榕渠立刻抢着干起来。他以独臂支撑,艰难地爬上货梯顶部查看货物,防止虚报数量;他又在废物堆里穿梭挪动,仔细辨认货物的标签并进行拍照、取证,防止有人利用国内收购的固废代替进口固废蒙混过关。高温酷暑下,他的制服很快被汗水浸透,刺鼻的气味熏得他那受过伤的眼睛发红,流泪不止,但他一干就是两个小时。他的同事告诉记者,这样的工作状态他时常经历。

工作上的他是“拼命三郎”,回到家里又是一个充满柔情的好丈夫、好父亲。“对这个家庭,他绝对是合格的一家之主,对父母孝顺,有担当,还是儿子心目中的大英雄。”陈榕渠的妻子许双娜给丈夫很高的评价。

“既然能活下来,就要活得精神一点;既然能站起来,就要站得直一点。”20年来,陈榕渠一直顽强地与身体的残疾做斗争,始终奋战在一线,先后干过情报、调查和稽查工作。在每一个岗位上,他都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先后荣获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嘉奖2次。汕头海关稽查处处长彭伟鹏说,在陈榕渠的感召下,2011年至2013年,稽查处出色地完成了“国门之盾”、“绿篱行动”、综合治税等多项重大稽查任务。

陈榕渠说,“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只想把工作做好,把家庭照顾好。荣誉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个平台,让我可以用我的故事展现海关形象,传递正能量,这也是我回馈组织信任、社会关心的一种方式。”在2011年获评“全国海关系统先进工作者”和2013年获评“汕头好人”后,他作为巡回报告团的一员,在完成工作任务之余,奔走于全国海关和汕头市各地,诠释一位海关关员的“中国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