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国生猪生产全面向好,元旦春节期间猪肉供应将有所增加,肉食品供应整体有保障。日前出台的《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还明确了分年度的生产恢复目标——
在农业农村部12月1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王俊勋说:“全国生猪生产全面向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双双止降回升,11月份猪肉供需矛盾较10月份有所缓解,为明年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元旦春节期间猪肉供应将有所增加,肉食品供应整体有保障。”
生猪存栏首次探底回升
截至目前,31个省份都出台了文件,形成了恢复生猪生产的强大推动力。王俊勋说,恢复生猪生产政策效果开始显现,加上市场行情带动,生猪养殖场户补栏信心进一步增强,全国生猪生产开始探底回升。据监测,11月第4周,全国集贸市场活猪价格每公斤32.26元,猪肉价格每公斤51.22元,连续4周回落,比价格高峰分别回落16.7%和12.6%。
据介绍,当前生猪产业出现了多方面积极信号。最显著的是,生猪存栏首次探底回升。11月份生猪存栏环比增长2%,这是自去年11月份以来首次回升;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4%,已连续两个月回升,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这两个重要生产指标双双止降回升,表明全国生猪生产已经扭转了持续下滑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规模养殖场生产恢复势头更加强劲。11月份全国年出栏500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的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幅分别为1.9%和6.1%,比10月份扩大了1.4个百分点,已连续3个月环比增长。”王俊勋说。
两节期间供应有保障
为加快恢复生猪生产,日前,农业农村部制定了《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对调出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和特大城市等不同区域的生猪自给水平提出了具体要求。按照《方案》,东北、黄淮海、中南地区为生猪及产品调出区,要为全国稳产保供大局作出贡献,实现稳产增产;东南沿海地区为主销区,自给率要达到并保持在70%左右;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要通过跨区合作、建立养殖基地等方式,保证掌控猪源达到消费需求的70%;西南、西北等地区为产销平衡区,要确保做到基本自给。
《方案》还明确了分年度生产恢复目标:今年要尽快遏制生猪存栏下滑势头,确保年底前止跌回升,确保2020年元旦春节和全国两会期间猪肉市场供应基本稳定;确保2020年年底前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常年的水平,2021年恢复正常。
那么,即将到来的元旦春节,肉食供应情况将如何?“受生猪生长规律限制,从存栏增加到上市供应还需半年时间。由于今年6月份至8月份生猪存栏下降较快,按半年周期测算,对应元旦春节期间生猪出栏将处于低位,加之消费旺季到来,猪肉市场供应仍然偏紧。”王俊勋说,考虑到猪肉进口增加且基本在库待售、前期压栏大猪逐步上市、政府储备和商业库存的冻肉适时投放等因素,元旦春节期间猪肉供应将有所增加,加上价格高位运行对消费也有所抑制,整体供需形势可能好于预期。同时,今年禽肉生产增加较多,牛羊肉生产也将增加,可以弥补部分猪肉供应缺口,肉食品供应整体有保障。
恢复生产“抓大不放小”
我国约有2600万个养猪场户,其中99%是年出栏500头以下的中小场户。从猪肉产量上看,中小养殖场户生产了全国一半的猪肉。加快中小养殖场户恢复生产,直接关系全国生猪稳产保供任务目标如期完成。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温氏、正邦、双胞胎、扬翔、铁骑力士、德康等全国6家大型生猪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家庭农场”、托管租赁、入股加盟等方式,帮助带动中小养殖场户4万多户。
“铁骑力士集团在全国建有27个现代化生猪繁育养殖基地,每年可提供优质原种母猪2万头、二元母猪8万头。”四川铁骑力士集团总裁李全说,为了更好带动中小规模养殖场户,集团提出高效养殖模式,做到统一设计猪舍、统一提供猪苗、统一提供饲料、统一药品、统一管理、统一回收、统一销售。这种模式已带动中小养殖场户2000余户,每年可出栏肥猪120万头左右,户均增收12.7万元以上。
江西省定南县曾是生猪调出大县,非洲猪瘟疫情给当地生猪产业带来了不小冲击。对此,当地以抓好生猪恢复生产为契机,优化生猪产业发展环境。一是抓生猪产业布局,鼓励种猪场和规模养殖企业(场)新建、改建基础设施扩大产能;二是抓养殖方式转变,推行“公司+农户”养殖模式,依靠龙头企业带动中小养猪户发展;三是抓技术培训,指导中小养殖场户制定复养计划,确保防疫等条件符合要求。
据介绍,农业农村部将加大对中小养殖场户的帮扶带动力度,加快推动恢复产能。一方面,推动建立对接帮扶机制。近期,将组织一批大型龙头企业和部分贫困地区地方政府签订发展生猪生产的合作协议,加大对中小养殖场户的带动力度。另一方面,开展“大场带小场、防疫保生产”专项行动。引导鼓励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发挥资金、市场、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帮助有意愿、有能力的中小养殖场户健全防疫制度,提升防疫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