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读者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8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立长久关怀“绿荫”
彭国正

面对持续高温,不少单位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清凉”高温关怀活动,将西瓜、绿茶等解暑食品和人丹、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用品送到一线劳动者手中,帮助他们降“暑气”,缓解他们高温作业的艰辛。

“送清凉”活动体现了对劳动者的关心和爱护,传递了正能量。但一两次的“送清凉”慰问只能解决暂时的“口渴”,对于要在炎热夏季连续工作几个月的环卫工人、交通警察等群体来说,还需要长久的关怀“绿荫”,做到高温关怀不只是清凉一下,更要清凉一“夏”。

为此,要在建立高温关怀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一方面,政府部门和爱心企业在开展“送清凉”活动中应以人为本,形成常态化机制,从制度设计入手,予以户外劳动者健康、安全方面的保障。例如,劳动主管部门或劳动主体责任单位应拿出具体举措,搞清楚现场防暑最需要什么,存在哪些实际困难,合理安排好工序和工程量,有的放矢地采取高温“错峰”工作等措施,建立健全与现场环境、温度相匹配的服务管理办法,以真心真诚确保劳动者权益得到最大保护。另一方面,要让一线劳动者感受到高温关怀就在身边。可通过设立“清凉驿站”,专门为户外劳动者无偿提供饮水、毛巾、常用药品等相应服务,减少高温带来的危害。此外,广大市民群众也应充分理解劳动者的艰辛,努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乱扔垃圾、不闯红灯,为一线劳动者提供最大便利,减少其工作量,给劳动者“恒温”的关怀,并将关怀“最后一公里”做得再细致些、温情些,这样“高温关怀”才真正贴心、称心、走心。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城县广播电视台)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