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读者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7年5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规除陋习 喜庆又文明

前些天,我们柏乡县内步乡马村的刘建国为儿子办婚礼,只花了3000元钱就把儿媳妇娶回了家。虽然节俭,但是热热闹闹,喜气十足。在部分农村地区大操大办成风的当下,200元过大寿、3000元办婚礼……却成为我们柏乡县红白喜事的“标配”。

过去,我们县也曾大兴攀比浪费之风。20世纪90年代,逐渐富裕起来的柏乡人,在婚娶丧葬方面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之风愈演愈烈。有的村民生了孩子,满月请客,百天请客,周岁还请客,喝喜酒之风盛行一时。那时候,村里婚丧嫁娶的仪式非常烦琐,各项活动操办起来至少需要几天,就算过生日、订婚,也得摆上二三十桌酒席。办一场红白事得好几万元,有的家庭为了办酒席甚至去借高利贷。

为扭转村风,1993年,柏乡县小里甫村多次召开“两委会”、老干部会和村民代表会,决定成立红白理事会,对全村红白喜事进行规范。婚丧嫁娶均由红白理事会负责管理,全程服务,统一规格。随后召开全体村民大会,让村民推选出4名公道正派、群众威信高、办事能力强的老党员、退休老教师和村民代表作为红白理事会成员。2000年,驻驾村也成立了红白理事会,还专门制定了《红白理事会章程》,对村里的婚、丧、寿、生、迁等红白喜事喝什么档次酒、抽什么档次烟、办多少桌酒席、每桌多少道菜、总费用多少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理事会成员按照章程要求,进行严格监督。

移风易俗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操办红白喜事是我自己的事情,花多少钱自己说了算,你们凭啥管?”红白理事会成立之初,不少人存有抵触心态。于是村干部带头,头几桩红白事严格按新规办理后,村民看到既省事又省钱,热热闹闹效果很好,慢慢开始接受,并逐步推广到全县。

如今,谁家有喜事、丧事,第一个通知的就是理事会。只要理事会一招呼,乡邻服务人员便集合起来,提供无偿服务。几年来,没有一家违反村里“土规定”,婚事新办、厚养薄葬的风气逐渐形成,全乡各村呈现出文明和谐的新风气。

(河北省柏乡县 李雪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