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经济日报》16版刊载的基层反映《古建筑保护不能一锁了事》,给广大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笔者认为,该文章反映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由此,笔者联想到自己所在的城市——山东省威海市的一些英式古建筑。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殖民者在威海建了许多具有鲜明英式特色的建筑。笔者调查了解到,目前威海绝大多数英式建筑,在加大保护措施的同时,均实现了对外开放,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
例如在英式建筑群集中的刘公岛,在有关部门的保护和修缮下,这些古建筑已成为刘公岛英租界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个别英式建筑用于酒店和旅游景点等商业运作外,其他的经过修缮后均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外开放。此外,海边及城区的十几处英式古建筑,如七星楼、四眼楼、小红楼等,也都得到了较好的利用。这些古建筑,一来可以为旅游景区增加文化氛围,二来可以让后人记住威海曾经沦为英租界的耻辱历史,时刻警示市民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每一座古建筑的背后,都有一段历史,应记录保护好这些历史痕迹,让后人更好地了解城市的“前世今生”,使城市的文化底蕴更加丰厚。对待古建筑,“一锁了事”的所谓保护,不去开发利用,也就失去了古建筑存在的意义。只有在保护中开发,在合理开发中进行科学利用,在保护古建筑历史价值的同时,使其衍生出新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才可以实现双赢。
(山东省威海市 石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