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港澳台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3年12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拓宽人民币投资渠道
解读者: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
本报记者 廉 丹

陆资银行赴台发行“宝岛债”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台湾人民币存量快速增加是在台发行“宝岛债”的前提。虽然台湾的人民币存量不如香港大,但自今年2月份台湾人民币清算业务开闸以来,台湾人民币存款大幅增长。截至10月底,台湾人民币存款余额已超过1200亿元;第二,陆资银行赴台发行“宝岛债”也是两岸金融开放水平提升的结果。《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两岸金融监管合作备忘录》等签署以来,两岸金融界的交流与合作逐渐增多,两岸金融业开放水平大幅提升。以两岸金融机构互设为例,台湾银行业到大陆设点开展业务,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也相继在台湾设立分行;第三,从人民币国际化角度看,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是境外居民和企业接受人民币的前提,而为人民币持有者提供保值、增值手段可以进一步扩大人民币的使用范围。近年来,人民币持续升值,我们也一直在探索资本项目的逐步开放。在目前条件下,以定向发债方式给予台湾人民币持有者投资回报是符合两岸金融现状的,同时也为未来两岸人民币双向顺畅流动打下基础。人民币从周边化到未来不断国际化,港澳台地区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窗口和桥头堡,我们应推动大陆与港澳台地区人民币业务合作,探讨合作机制、增加合作内容。

与香港“点心债”相比,台湾“宝岛债”的优势包括:

台湾地区与大陆有着庞大的经贸往来。一方面,台湾近年来对大陆的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伴随两岸货币清算机制的建立,台湾人民币存款大幅攀升。大规模的资金量迫切需要找到“去处”。

目前,香港离岸人民币有着较为宽泛的投资渠道,包括贸易融资、项目贷款、债务资本工具等。而台湾地区离岸人民币投资渠道则狭窄许多,仅能做少量的贸易融资,另外允许投资少量的内地债券市场,有严格额度控制,亟需拓宽投资渠道,而“宝岛债”市场正是一个突破口。

另外,大陆的优质企业和台资企业都存在旺盛的资金需求,但融资成本比台湾地区高出不少。因此,大陆商业银行有动力赴台湾融入长期资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