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7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卢沟桥事变的亲历者郑福来
这段历史会一直讲下去
□ 佘 颖

84岁的郑福来耳不聋、眼不花、背不驼。他利索地爬上台阶,走过卢沟晓月碑,站到了卢沟桥坑坑洼洼的桥面上。

“老爷子来了,你们快去听他讲卢沟桥事变。”桥头小贩认出了他,连生意也不顾了,催促正在挑选小挂件的学生游客赶紧过去。十几个北京理工大学的学生呼啦一下,把郑福来围在了桥上的石狮子旁。

“好,我就爱给学生们讲!”郑福来更精神了。顶着烈日,衬着蓝天白云,老人又一次讲起了70多年前的亲身经历。

“日本鬼子的暴行,

我从未遗忘”

作为七七事变的亲历者,虽然当时年仅6岁,日军的暴行依然震惊了郑福来,从未遗忘。

他记得早在七七事变之前,日本人就借着打靶的名义在河滩上练兵,附近的孩子们都捡到过弹头。当时国民党政府不愿与日军爆发冲突,只守着城门不让日本人进宛平城。学校停课、买卖关门,居民们对日军又恨又怕,也没有办法。

1937年7月7日夜,密集的枪炮声把郑福来从睡梦中惊醒。“我睁开眼一看,外面黑洞洞的。”郑福来回忆说,炮弹就在自家北房西边落下爆炸,据说第一炮把县政府大厅都打塌了。

第二天一早,郑福来得知头一天还在一起玩耍的10岁小伙伴四春子,被落到自家门前的炮弹炸开肚子,抢救无效死亡。

战斗持续了很多天,宛平城里到处都有炮弹落下。“房子都被震漏了,实在没法待了。”郑福来跟着母亲,混在人群里逃难。逃到长辛店附近的小树林时,郑福来看到里面全是一排排的尸体,有人告诉他,这是牺牲的29军战士。他们不敢停留,一路逃到固城。

1937年7月29日,北平沦陷。当时身在异乡、没吃没喝,郑福来的母亲作出一个冒险的决定:回家。“回家的路上,铁路沿线全是尸体,有时候把路都堵了。”郑福来说,他和妹妹、表弟几个孩子手牵着手,大人让他们闭着眼睛走路,千万别看。由于年龄小、好奇心强,郑福来还是睁开了眼睛。“成堆成堆的死人,男女老少都有,有的还被开膛破肚,全是被日军杀死的!都是无辜百姓啊,鬼子太可恨了!”讲到这里,老人嘴角都有些颤抖。

回到家里,郑福来发现,自家三间灰土房的门窗没了,房子被炮弹炸没了顶,奶奶、爸爸、伯父、伯母不知道逃到了哪里。家对面的岱王庙原是当年驻守在卢沟桥一带的国民党第29军219团团部驻地,那时也成了日军军营。

在那段日子里,国人的性命如同草芥,许多卢沟桥地区的村民都惨死在日本人手中。郑福来清晰地记得,在晓月碑亭后面,13人被日军集体杀害;吴振山的二叔经过日本岗哨没有给鬼子行礼,被一刺刀捅死;郭均的爷爷在河滩捡柴火时,被日军试新枪打死……

“日本鬼子到底杀了多少人,没人知道。”郑福来说,“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比强盗还强盗啊!”

“能活到100岁,

我就讲到100岁”

郑福来家世代居住在卢沟桥西桥头,离岱王庙只隔了一条窄马路。卢沟桥事变爆发以前,他经常能听见岱王庙里的国民党军队高唱“手握大刀,杀光日寇保家乡。”北平沦陷后,岱王庙变成了日本军营,郑福来又看着日军带着伪军出门扫荡,回来就听说哪里又杀了多少人,活埋了多少人。

直到1948年11月13日,一名解放军侦查员背着“小马枪”摸进了郑福来家,告诉他解放军要进城了。在郑福来心目中,这天就是宛平城的解放日。

郑福来不愿意那段血泪交织的抗战史也被遗忘,他抓住一切机会,向人们讲述自己看到、听到的一切。

1951年,20岁的郑福来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任卢沟桥镇镇长,接待了曾任全国政协常委的著名记者爱泼斯坦,为这位中国共产党的外国党员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和当地人的抗战史。

从那以后,郑福来就成为了卢沟桥抗战史的义务讲解员。退休后,他更是经常利用遛弯时间和节假日到桥上遛一圈,为游客们讲述卢沟桥事变的前前后后。60多年来,郑福来已经接待了超过70个国家的外宾、媒体记者和数以万计的参观者。

“我这么做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让中国人能牢记这段历史,让更多人能了解这段历史。因为日本到现在还否认侵华历史,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这是让老人最愤怒的事情。

2013年,一个日本人来参观,指着岱王庙问郑福来是什么地方?郑福来告诉他:“这曾是日军军营。我小时候常看到日本人排着队从这里出发,到处杀人。”那人说:“我们日本人不会无故杀人。”

“野狼到你家里撒野,强盗到你家里抢劫,你反不反抗?”郑福来毫不留情的反驳让那个日本人接不上话。他拍着自己的胸口说,“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我亲身经历,我就是历史的见证者,他们不服不行!”

正说着话,迎面走来两个扛着摄像机的年轻人。“别是来找我的吧。”郑福来自己嘀咕。旁边的人大声说,“就是来找你的!”果然,是广州来的记者。

最近每天都要接待好几波来访者,郑福来已经有点累了,但他还是一口答应下来。“只要来,我就配合人家。过两天还有个100多人的团队要来听我讲卢沟桥事变呢!”郑福来说,“有人来是好事情啊,可以帮着我把卢沟桥的抗战史传播出去。要是能活到100岁,我就讲到100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