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北平刚刚经历了七七事变。在蒋兆和北平的家中,他满脑子都是中华大地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痛苦场景,种种不平与愤懑使蒋兆和产生了构思创作《流民图》的强烈冲动……
这是话剧《蒋兆和》的一个场景。作为20世纪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一代宗师,蒋兆和的画笔下,从来只有衣衫褴褛的穷人。这是因为,对战争的痛恨与控诉,对劳苦大众的同情与无奈,对民族未来的思考与希望,才是他下笔的动力和灵感。
话剧舞台上,蒋兆和的故事正在继续:这一天,宋文带着许萍来到画室给蒋兆和做写生模特儿。许萍是“九一八”事变后从沈阳逃难到北平的学生,她全家人被日寇杀光,眼泪已经流尽了。蒋兆和的画中需要一位流泪母亲的形象,他让宋文轻轻唱起了歌曲《松花江上》,听到如泣如诉的歌声,许萍泪流满面,蒋兆和也在悲愤的激情中写生!后来,宋文帮蒋兆和找来了更多的模特儿:车夫、搬运工、逃难的人、学生……
《流民图》是蒋兆和融汇中西的巨制,他通过塑造101个难民形象,直指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表现画家对战争的愤怒,对正义、和平的呼唤,为现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艺坛上确立了不可取代的地位。
话剧《蒋兆和》就是从他“君住长江头”、“识珠”、“烽火画像”、“沥血《流民图》”、“太庙展画”、“琴瑟和鸣”、“失画”、“劫后余生”、“愿与君子共和平”等片段讲述了他坚持为民抒写、为民抒情、为民抒怀的艺术人生,让观众从他的人生经历中理解他为什么能够创作出不朽画作《流民图》。
上世纪五十年代,蒋兆和在家中作画。两个女儿问父亲为什么画册中都是些穷苦人?孩子的话使蒋兆和再次追忆起了往事……
1922年秋,四川泸州的长江码头上,16岁的蒋兆和告别家乡和二叔,凭着自学的绘画才能,来到上海打拼。几年后,蒋兆和结识了画家徐悲鸿,对水墨人物画的共同追求,二人建立起了“亦师亦友”的深厚友谊。
1932年初,淞沪抗战爆发,蒋兆和参加临时青年爱国宣传队,并应邀给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画像,以此鼓舞抗日军民。在前沿阵地指挥所,蒋兆和怀着无比复杂的心情,以画笔作刀枪,和抗战军民战斗在一起。
《流民图》的命运同样波折。《流民图》在北平的太庙展出后,被日本人勒令禁展。蒋兆和又带着这幅作品到上海法租界展出。他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流离失所的民众所承受的遭遇。然而,在法租界,《流民图》被当时的一个银行家带人强抢,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他只能黯然回到北平。直至解放初,在上海的一家仓库里,才发现了仅存半卷的《流民图》,友人专门带回北平还给蒋兆和。
1985年,泸州市政府决定把《流民图》制作成大型石雕,镌刻在玉蟾山上,让《流民图》与山河同在!蒋兆和兴奋异常,端起酒杯,吟诗一首:“少小离家未得归,蹉跎岁月八十余。梦中常饮家乡酒,期与乡邻共举杯!”
话剧由此落下帷幕,但蒋兆和先生对苦难百姓的悲悯之心,爱国爱民的火热情怀仍然激励着后来人不要忘记历史,珍惜和平,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