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外商对华投资不仅热情未减,而且含金量更高,中国仍是全球范围内对外国直接投资最具吸引力的经济体。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庞大的市场、产业链配套能力和基础设施条件,让外商来华兴业特别是投资高端产业面临更多便利、更多机遇。
本期“经济日报 中央电视台联席评论”话题——“外资大举撤离论”不符合实际
西铁城精密(广州)有限公司宣布清算解散,微软计划逐步关停原诺基亚在东莞工厂……近一个时期,个别外资撤离中国的消息被大肆渲染,甚至有人由此臆想出一幅“大举撤离”、中国吸引力风光不再的景象。事实当真如此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无论从哪个角度考量,中国利用外资都呈良性增长势头,有流出的更有流入的,有撤离的更有抢滩的。正如在刚刚落幕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商务部部长高虎城明确指出,“外资大举撤离论”不符合实际。
首先,外资企业关停在华个别工厂数量有限,且有特定原因。受世界经济疲软等影响,2014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较2013年大降8%。在这一背景下,少数跨国企业收缩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业务,属正常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劳动力等要素成本逐年上升,传统制造业投资相对饱和,再加上调结构力度持续加码,一些从事纺织、鞋类、珠宝加工等低端制造的外资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也会促使部分企业将生产基地迁往成本相对更低的国家。还有个别公司关闭在华工厂,主因则是企业竞争力衰退而难以为继,不得不另觅出路。
事实上,当前外商对华投资不仅热情未减,而且含金量更高。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显示,我国去年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逆势上扬,较上一年增长3%,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吸金王”。另据商务部统计,今年前两个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38.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17%。这些数字说明,外商并没有从中国大规模撤资,中国仍是全球范围内对外国直接投资最具吸引力的经济体。不仅如此,这些年流入中国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外资有增无减,外资结构出现持续优化新态势。2014年服务业吸收外资占比继续上升,达55.4%,高出制造业22个百分点。
还要看到,中国制造的优势仍十分明显,市场环境越来越好,未来对全球资本仍具较强吸引力。这些年,我国廉价劳动力优势正逐步转为更具竞争力的人力资本优势,而且中国制造经过多年积淀,形成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短期难以替代的综合配套优势。早期外资到中国投资主要是看重廉价的土地、劳动力等,现在更看重中国庞大的市场、产业链配套能力和基础设施条件。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也让外商来华兴业特别是投资高端产业面临更多便利、更多机遇。前不久2015年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发布,该目录大幅减少了外商投资限制类条目、放宽了外资股比限制,限制类条目从2011年版的79条减少到38条,鼓励类修改了76个条目,主要是调整指标和优化结构,促进外商投资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把握大势才能赢得未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市场是最宝贵的资源,我国拥有全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正在带来更多新的机遇。我们不能用“人云亦云”的心态看待外资在中国的发展;有抱负的跨国企业应抓住机遇,把握住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现在时”和可持续发展的“将来时”,与中国市场同成长、共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