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周 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1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鲜煮生活
□ 牛 瑾

咖啡是有生命的,像是我们的生活一样每天都在流动

一个暖暖的午后,在单位附近一家烘焙坊碰到同样来买杯咖啡提神的同事,聊起附近即将竣工的写字楼,我俩异口同声“不知道里面有没有咖啡店”,然后又开始调侃着这种生活会不会太“小资”了。还是英国《金融时报》网站上的一篇报道,让我们觉得自己还是挺接地气的:来自美国、英国和韩国的咖啡连锁店在中国迅速扩张,这些咖啡店销售额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几乎所有中国内地的零售业务。也就是说,在有着几千年饮茶历史的中国,咖啡文化正变得热气腾腾。

对中国人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咖啡”可以直接等同于“速溶咖啡”。一勺即溶咖啡粉,一勺奶精伴侣,外加一块方糖,与滚烫的清水碰撞,满室留香。直到现在,各个品牌的速溶咖啡依然在市场上占有极大份额。

后来,“咖啡”被认为是一种时尚,是星巴克内的抽象画、爵士乐,是茶餐厅内诸如“鸳鸯”这种一半茶一半咖啡混合出来的、口味上中西合璧的饮料,是高端酒店中配合卖相颇佳的甜品的精致情调。正因为如此,那时的咖啡文化被“固执”地与高收入绑定在了一起,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那缕香气得到最好的诠释。

再后来,中国人的味蕾接受了鲜煮咖啡,除了世界知名的咖啡连锁店,小众咖啡馆和独立咖啡店在大城市随处可见,快餐厅和便利店也开始推销鲜煮咖啡,“梦想开个咖啡馆”成了青春时代的口头禅,随之而来的咖啡文化开始充满生活的每个时刻。于是,遍布大街小巷的不同规模、不同风格的咖啡馆里,多数时候都坐满了人,无论老的、少的都在享受着咖啡的醇香。于是,很多人的家里都添置了煮泡咖啡的整套器具,有的甚至学会了高难度的拉花,在他们看来,一把调羹、一个咖啡壶、一张咖啡桌乃至一粒咖啡豆的背后,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当然,喝惯了国内的“洋咖啡”,人们开始琢磨它在自己的国家会是一种什么味道。就这样,不少中国人出境游的时候,标注在地图上的目的地又多了当地知名咖啡馆这个选项。比较后才发现,那里的咖啡文化并不太讲究花哨的口味变化,而是更追求咖啡本身的香醇与品质。到了国内,这些“洋咖啡”则会定期推出新品,比如,在刚刚做好的意大利浓缩咖啡中倒入接近沸腾的牛奶便是拿铁咖啡,再加入榛果、焦糖则成了中国人喜欢的榛果焦糖拿铁;再比如,由三分之一的意式特浓咖啡和三分之二的奶沫调配后,加入少量巧克力,就是一杯摩卡,如若再与蔓越莓搭配,就是蔓越莓摩卡了。这,或许是洋咖啡“本土化”的一个探索,相比纯正“洋咖啡”的苦涩,甜蜜成了中国咖啡文化的一个标签。

因为老爸老妈也爱上了鲜煮咖啡的缘故,我同样会时不时在家里煮上一壶浓浓的咖啡,任由香飘四处,然后,加糖、加牛奶、加巧克力,在苦涩中咀嚼出特有的甘甜。就像眼下写着这篇与咖啡有关的杂文的我,手里也正捧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双重的醇香袭来,我觉得,咖啡是有生命的,像是我们的生活一样每天都在流动,真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