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1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货币政策走向:
松紧适度适应“新常态”
本报记者 陈果静

两度实施定向降准、创新多种流动性调节工具、不对称降息……2014年货币政策最大的亮点是求变。

2014年,货币政策精准发力,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上下了一番功夫,两次定向降准惠及的大多是与小微企业和“三农”对口的中小银行。

各种新型货币政策工具陆续登场。PSL(抵押补充贷款)、SLF(常设借贷便利)、MLF(中期借贷便利)、SLO(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等在调节市场流动性的同时,起到了引导市场资金利率的作用。

2014年11月,央行通过与利率市场化改革相结合的不对称降息措施,既改善了市场预期,也传递了坚定改革的信号。

2015年,市场对货币政策的预期更为乐观。在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看来,中国未来的货币政策需要与“新常态”相适应,为“新常态”的平稳运行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稳健、灵活和变革仍将是关键词。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5年货币政策的定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与此同时,货币政策工具创新未完待续,货币政策运行环境的调整乃至传导机制的变革将在2015年继续深化。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