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雷汉发 通讯员 张玉宇
15个春秋,5000多个日夜,他的执法里程达数十万公里,实施了上千次环境执法行动,先后查处违法案件210余起,解决群众投诉180余件,9次受到上级表彰奖励……他就是河北省永清县环保局监察三中队中队长潘海丰。
1998年,25岁的潘海丰成为永清县环保局一名工作人员,3年后担任监察三中队队长。多年的一线执法中,他要求中队所有成员忠于职守、不徇私情、热情服务,做一名让组织和群众放心的环保卫士,他自己始终以身作则进行示范和带动。
采访中,县环保局副局长石焕瑾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2012年7月,环保局对辖区周边环境进行例行巡查中发现,县城中干渠的水质近期发生了较大变化,潘海峰马上意识到,这是干渠沿线有企业在非法排放污水。他立即带领队员换上水靴、打上手电筒,沿着水渠逐一寻找上百家企业的排污口,每3小时提取一次水样。当时正值盛夏,天气炎热,水沟中的蚊虫叮得执法队员满身是包,但大家却没有丝毫松劲退却,在最短时间内查出了非法排污的企业,给予执法处理。
经过半月的蹲守梳理,他们制订了按照工业废水、生活废水、雨水实行分级分类监管的实施方案,对沿线企业进行了定点及面源监管。就因为有这样的艰辛付出,此后,中干渠沿线再也没有发生企业偷排、超排事件。
作为环保执法工作人员,潘海丰面对凶险和威胁也从不退缩。潘海丰的原队友、现任养马庄乡环保所所长的郭敏向记者讲述了一个令人惊心动魄的故事。2013年6月2日,一场以彻底取缔农村重污染企业为主要任务的专项行动在永清县展开。当晚11点,接到任务的潘海丰不顾雨后道路泥泞湿滑,带领队员出发,到他负责的刘街乡小五间房村开展取缔工作。执法车辆刚开到小电镀加工点的大门口,几块拳头大的石块突然从黑暗中向执法车砸来,其中一块把执法车顶砸出一个坑,另一块险些砸中潘海丰。“绝不向违法分子低头!”潘海丰率先下车,带领队员堵住了加工点的大门,并对队员们下达了“依法依规处置,讲清政策,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注意安全,防止设备、原辅材料被转移”的命令。
虽然被砸,但潘海丰不急不躁,在赶来的村干部配合下叫开了大门,并按照工作程序下达了执法文书。同时,他耐心细致地做着说服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尽最大努力争取业主的理解和配合。在后续赶到的队友及其他部门同志共同配合下,潘海丰和队员们连续奋战两天两夜,使辖区内10余家小电镀加工点及小塑料加工点被彻底清除。
一个个故事记述着一位基层环保卫士的荣誉与艰辛。“有潘海丰这样的环保执法人员,我们很踏实!”受访企业的工作人员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