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关注社会对于丧亲之痛的人群能否提供足够的支持资源,而不是单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去谴责社会道德的沦丧。
发生在武汉的一起意外事故引发了媒体热议:“男青年池某溺水身亡后,同学们第一时间与池某的父亲及其亲属联系,打了56个电话,可对方就是不相信。”报道此次事件的媒体大多在谴责社会诚信缺失的严重程度,认为人们之间互不信任、相互提防,使得相互间的交流和沟通变得更加困难。的确,近年来社会上发生的一些诸如“老人跌倒无人敢扶”的事件已经多次令人产生同样的感叹了。从心理学的角度,笔者有不同看法:毕竟事件涉及一个生命的离去,死者亲属在第一时间无法接受残酷的事实,其实是心理学所说的“心理防御机制”中的一种——“否认(denial)”。
心理防御机制由弗洛伊德提出,是精神分析学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人在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为了暂时解脱烦恼,缓解内心不安,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倾向。通常,心理防御机制是在潜意识里进行的,因此,人并不会意识到自己在使用所谓的“防御机制”。
“否认”是一种比较原始而简单的防御机制,就是将不愉快的事件“否定”,当做它根本没有发生,来获取心理上暂时的安慰。事实上,这代表当事人在内心还无法真正接受噩耗的发生,因此用一个替代性的信息作为缓冲。
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譬如,小孩子闯了祸,用双手把眼睛蒙起来;沙漠中的鸵鸟,在大难临头时会把头埋于沙堆中,都是一种否认的表现。成语“掩耳盗铃”体现的,也是当事人不愿意面对现实的“否认”态度。
许多人面对绝症或亲人的死亡,就常会本能地说“不可能”,“这不是真的”,用“否认”来逃避巨大的伤痛。而上面提到的父亲听到儿子溺水身亡的消息,第一反应就是“这一定是假的”,“对方肯定是骗人”,也正是同样道理。任何人都不愿意接受和相信至亲突然离去的噩耗,因此“否认”的反应本来无可厚非。
笔者参考相关报道又了解到,溺水身亡的池某母亲去年才刚刚去世,住在农村的父亲还没从伤痛中复原,而池某是父母惟一的儿子,家里多年来辛辛苦苦省吃俭用好不容易供着他读书,却突遭飞来横祸。
而当池某的堂姐最终通过尸体的特征确认了死者身份,并电话告知池某父亲的时候,电话另一端的老人号啕大哭。毕竟,当悲剧的事实无法逃避的时候,任何心理防御机制也无法阻挡哀伤的袭来。
作为一名心理学工作者,笔者更加关注社会对于丧亲之痛的人群能否提供足够的支持资源,比如他们需要情感的支持和陪伴,需要时间来平复内心的伤痛,而不是单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去谴责社会道德的沦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