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宏观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0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就医环境”
——探访北京协和医院新门急诊楼
本报记者 吴佳佳 通讯员 段文利

北京协和医院近日升级门诊服务,启用新门急诊楼。10月4日起,医院全体科室在新楼试运行假日门诊,近日,记者探访协和医院新门急诊楼,体验“通柜式服务”,感受整盒发药机、气动传输系统、无纸化就诊等高科技医疗设备的“威力”。

挂号窗口扩容2倍

分级候诊改变传统流程

新楼全称叫“协和医院新门急诊楼及手术科室楼”,由门诊楼、急诊楼和手术科室楼三部分组成。新大楼共14层,地下3层,地上11层。门诊部设置在新大楼东部,急诊楼位于新大楼北侧,手术室及住院部作为二期工程,今后将位于大楼的西部。

据介绍,协和旧门诊楼建成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是按日门诊量2000人次设计的。经过30多年的发展,医院目前日门诊量已经上万,最高达12700人次,旧楼早已不堪重负。一句“全国人民‘挤’协和”道尽了患者的无奈。

为此,新门诊楼将服务窗口扩容2倍多,而且所有服务窗口都可提供建卡、挂号、收费三合一的“通柜式服务”。记者看到,除一楼大厅有21个服务窗口,其他各层都设有至少两个窗口。此外,还有58台提供“全能”医疗服务的自助机分布于楼内各层,可自助挂号、预约取号、缴费、查询、打印等。新门诊楼还引进自动叫号系统,改变分诊、候诊、就诊等环节:护士不用再叫号叫到嗓子哑,医生也不用耽误时间起身到门口叫病人。各科设立一级候诊区和二级候诊区。一级候诊区设在科室最显眼的大厅;二级候诊区位于医生诊室门口,采取“叫一等二”的做法。新叫号系统还设计了“续诊”功能,以解决插队问题。过号、需二次就诊的患者到护士台“续诊”后,会排在二级候诊序列的最后一个,但比一级候诊患者优先。

检查项目收纳集中

开通就诊“单行线、高速路”

旧门诊楼因空间有限,新开展的许多检查项目只能分散在院内各个大楼的犄角旮旯。患者拿着检查检验单如同走“迷宫”。新门诊楼则将全部门诊功能收纳整合在同一座楼内,“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所有的门诊流程。

“为了尽量减少患者的折返,我们努力从标识系统、导诊单及人工导医等方面设计出院区‘高速路’和‘单行线’。”协和医院北区综合办主任周力说。患者在任一窗口完成缴费后,电脑会自动打印一张导诊单,标明患者需要做的各个检查项目、检查时间、所在位置、到达路径等。在主要岔道口还辅以人工导医,以免患者走冤枉路。此外,全院1961个检查项目纳入统一信息平台,新诊疗流程使62%的检查项目实现了无需预约即刻执行和自动预约。在患者完成缴费后,会得到不同提示内容的导诊单。像心电图、X线检查等不需要预约立即进行检查的项目,就占总项目种类的42.8%。

大楼内很多高科技装备让人耳目一新,如药房里的整盒发药机,让过去的“人等药”变成如今的“药等人”。患者交完费用后,处方信息会自动传到药房,触发整盒发药机以最快的速度配好药,患者到达取药窗口前,药都已经准备好了。医院80%以上的药品都纳入了新系统。据测算,从下单到配药完成,最短时间仅为28秒。

在检验科,几台方形金属设备并排立在墙边,伴随着“嘭”的一声轻响,一个大胶囊桶弹出通道,里面放着9层传来的17份血液样本。这就是气动传输系统。只需轻轻一按,胶囊似的传输容器就会载着100多个标本,在2至3分钟内传至位于6层、7层或2层的实验室。大大减少了患者和医护人员在院内来回奔波。

协和医院还完成了门诊信息系统改造,实现检验申请、处方信息“无纸化”。在皮肤科诊室,记者看到,大夫办公桌上都是干干净净,看不见纸。副院长王以朋笑着说,检查检验的文字及影像等电子报告,已通过信息系统回传到医生的电脑。“不仅医生桌上没纸,患者手里也没纸。”据介绍,新流程下,患者的就诊信息和绝大多数检查申请都存在就诊卡里。

“解决‘看病难’不是靠扩建一座新楼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靠深化医改,推进分级就诊逐级转诊。”协和医院的一位负责人表示,协和医院的定位和主要责任还是疑难重症的诊治,下一步,医院还将尽最大努力挖掘潜力、增加号源,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就医环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