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科技经纬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9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措施之四:生态监测评估
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将生态监测结果应用于生态环境状况分析评价和生态系统综合评价,使我们对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有了一个大大高于前人的完整、科学的认识。

      ———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肖建设 

  在青海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的综合数据库平台上,可以看到包括地面监测、遥感监测、人类活动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工程成效评价、生态系统综合评估在内的6大类150多项生态监测与评价指标。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的肖建设告诉记者,“数据库不仅填补了我国在三江源这个特殊的高海拔地区的生态环境数据资料空白,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生态工程监测项目于2005年开始实施。其总体目标是建设一个密度适宜、布局合理的生态监测站网,建立起以“3S”技术为支撑的三江源地区生态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及相应变化,积累科学资料,建立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数据库、信息查询、评估与决策支持系统,为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客观、科学、丰富、直观的基础数据,为有关政府决策服务;填补生态环境数据资料空白,为研究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对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为三江源地区的长期生态监测奠定基础。

  遵循“整合资源、填平补齐”的原则,经过3年的建设,目前,三江源生态监测项目已经建成14个生态系统综合监测站、496个基础监测点、3个水土保持监测小区、2个水文水资源巡测站和2个自动气象站,基本形成了多专业融合、站点互补、地面监测与遥感监测相结合、驻测与巡测相结合的点、线、面一体的生态监测站网体系。

  利用该生态监测站网体系,生态监测项目系统地开展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监测的基础性工作,完成了土地利用/土地被覆和草地、林地、荒漠化、湿地、水土保持5个专题的遥感解译,连续3年同步、同时段持续开展了草地、林地、荒漠化、湿地、水资源、水土保持、气象、环境质量、冻土等专项的年度地面监测,初步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可比的基础数据信息源,从而结束了三江源行政区域没有系统、完整的生态环境地面监测数据与遥感监测数据的历史。

  目前,生态监测项目已经建立起三江源生态监测综合数据中心和6个分中心,将获得的监测数据、信息入库,初步建立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数据库,其中包括基础地理数据库、遥感影像数据库、气象观测数据库、对地观测数据库、地形图要素数据库、土地利用数据库、地面监测数据库,为生态监测项目后续的信息查询系统、评价服务系统和预警服务系统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