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科技经纬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9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采访感言
那一张张动人的脸庞
陈 郁
  图为技术人员正在进行退化草地治理研究与试验。       周维海摄

  汽车在山路上颠簸,山崖下,一条河流始终伴我们而行。

  这就是黄河!望着奔涌不息的清亮的河水,心中突然升起一股豪情:必须保护好我们的母亲河,我们的生命之源!

  那些为了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恢复与保护而在那里坚持工作了几年、十几年、二十几年的科技工作者,想必也是被这样的豪情所激励着吧!

  我无法一一叫出他们的名字,却在脑海里深深记住了他们美好的脸孔:

  性格宽厚、对“黑土滩”退化草地恢复极富经验的青海省畜牧兽医研究院副院长马玉寿;利落爽直、介绍情况时语速极快,甚至记者要求她再说一遍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科技局局长孙雪青;轻声细语、带了一身技术千里迢迢从外地到三江源帮助当地老乡种植大棚菜的科技特派员王辉军;还有那个戴着大眼镜、脸上始终带着热情洋溢笑容的退化草地治理技术员,那个脸晒得红红、在果洛实习的牧草专业的女研究生……

  当他们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丢下手中正在进行的工作,跑过来为我们介绍情况并倒上奶茶的时候,我分明感觉到,应该是我们倒上奶茶捧给他们,向他们表达我们的敬意。因为是他们默默而辛勤的工作,使三江源地区得以重现绿草碧湖;是他们周到细致的考虑和安排,为移民群众打造着全新的生活;是他们将现代最前沿的科技手段与传统的监测手段相结合,终于摸清了三江源的生态家底,为今后的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而实在的依据;是他们,尽己所能保护着我们的母亲河,保护着我们生命之源的生生不息。

  有人问:“在这里苦吗?”“苦。”他们每个人都老老实实地这样回答。但是都没有一丝抱怨的表情,似乎这再正常不过,这就是他们的工作。我们的到来令他们非常高兴,就像过节。他们说:“你们是第一批到我们这儿来的人。欢迎你们以后再来!”

  我知道我们以后一定会再来的,来探访我们的母亲河,来看望保护着我们的生命之源的这些可敬的人们。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