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国内国际循环质量水平

王生升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全局性指导意义。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激荡,我们要立足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高历史思维能力,科学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践逻辑,为夯实我国经济发展根基提供强大支撑。

一是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是确保国内大循环畅通、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新优势的关键,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加强自主创新、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的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

二是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提升实体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必须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三是持续增强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要保证经济循环畅通无阻,推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实现有机衔接、循环流转,必须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有针对性地加快补齐短板弱项,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不断提升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增强对国际循环的吸引力、推动力,牢牢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

四是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封闭导致落后,开放带来繁荣。从我国自身发展经验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能取得经济长期快速发展的奇迹离不开积极参与国际循环。实践证明,国内大循环与国内国际双循环是统一体,内外需市场本身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必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提高在全球配置资源能力,更好争取开放发展中的战略主动。

(作者系南开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2024-06-28 王生升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6840.html 1 <p> 提升国内国际循环质量水平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