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读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4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畅通“出口”才能走得更远

做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是推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都已开始在街道、社区设置分类垃圾桶,但后续收集、转运系统的不完备,导致部分城市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呈现出停滞不前的现象。

一件变废为宝、利国利民的好事,缘何叫好不叫座?究其原因,固然与广大市民没有形成垃圾分类意识,或虽有垃圾分类意识但无垃圾分类常识等因素有关,但也与垃圾分类的“出口”不畅等因素有关。

一是分类的硬件设施跟不上。当前很多城市小区和农村还没有分类垃圾桶,甚至连普通的垃圾桶都不够。

二是分类运输、处理等配套设施未及时跟进。部分城市根本就没有按照垃圾分类要求,分门别类进行清运与处理,或者小区分类了,但运输时又混在一起,包括厨余垃圾在内的各种垃圾通通被归集到一部清运车里,运到填埋场一填了之。

三是现行管理体制不够顺畅。目前,再生资源回收由商务部门主管、资源综合利用由发改部门主管、生活垃圾由住建部门主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污染排放则由环保部门监管,“九龙治水”的管理格局,导致垃圾分类回收利用难以形成完整链条。

四是分类方式过于简单。对于垃圾利用而言,垃圾分类分得越细,越容易实现资源化利用,越容易产生好的分类效果。垃圾分类过于简单,就会制约垃圾产业化、市场化进程。

要让垃圾分类走得更远,在加强宣传教育,让垃圾分类变成公众的基本素质、自觉行动的同时,要改善公共服务,完善基础设施,让垃圾产生者有条件实行分类;要抓好垃圾分类、投放与清运的有效衔接,让居民更便利地定时投放垃圾;要推进垃圾精细化分类,建立财税反哺机制,整合政府、社会等各方资源,建设完善垃圾回收利用体系,让垃圾分类、回收、综合利用变成有利可图的新型产业,从而推动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湖北省宜城市城乡建设局 杨明生 胡元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