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4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非遗“带回家”
□ 牛 瑾

当非遗与服饰、邮品、家居用品等结合后转化为新型工艺品,被消费者“带回家”,有心人一定会去挖掘背后的故事

先说一则旧闻,去年11月底,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让社会各界很是兴奋了一阵。再看一则新闻,近日,书法篆刻家马俊潼与中国邮政合力制作的二十四节气珍藏版明信片公开发行,市场反响很是不错。

其实,新旧两则新闻放在一起就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对设计者来说,非遗衍生品开发有市场;对消费者来说,完全可以把非遗“带回家”。

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采取16字方针,即“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其中的“合理利用”,就是在保持非遗“不失其本”的前提下,利用文化创意重新诠释,探寻出一条非遗与现代设计、现代市场、现代生活适当融合的新路子。毕竟,非遗不仅仅是被保护的文化符号,若只供博物馆陈列,非遗就丧失了其存在的意义。说得再简单点,当非遗与服饰、邮品、家居用品等结合后转化为新型工艺品,被消费者“带回家”,有心人一定会去挖掘背后的故事,这就相当于为非遗做了广告、提升了知晓度,随后,也才会有更多的人为其传承出力出智。因为用其图案开发出环保布袋、餐垫杯垫,“苍南夹缬”在更大范围内为人知晓;因为其传承人自创了铁壶品牌,“永康铸铁”才走进海外市场……就是很好的例证。

此外,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又是文创产业无限创意的灵感来源,能够提升产业实力和竞争力。换句话说,非遗以器物化衍生品的形态走进生活,就有可能变成商品,变成商品就有可能产生交易、带来财富。眼见得这是件能成全多方的美事,得抓紧促成才好。只是,在促成的过程中,政府部门也得做点事,比如,建立完善反哺机制,将“文创+非遗”产业效益中的一部分用于非遗保护与传承,在非遗的公益价值和商业价值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当然,针对非遗衍生品开发,人们也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担忧。

有人会担忧,很多非遗工艺是一针一线、一匠一心的慢工细活,对非遗产业有着浓厚兴趣的社会资本可“忍受”不了这样的慢节奏,难免出现流水线取代手工艺、商业利益高于传承利益的倾向,让非遗失了精髓。

对应的“解忧”之方就是,促成非遗传承人与设计师、社会资本的合作。与设计师合作,有助在古老技艺中融入现代审美,开拓更多“粉丝群”和年轻的传承人;与社会资本合作,且以技术参股但不参与经营,既可让文化有尊严地站在商品平台上,又能让老手艺人有时间有资金反哺技艺。

有人会担忧,“非物质文化遗产”显然是一块“金字招牌”,无节制地开发会让本可深入挖掘的资源只被应用了“皮毛”,对非遗技艺这片潜在“蓝海”造成破坏。毕竟,国内几乎每一个旅游景点都有非遗元素纪念品出售,甚至连路边摊卖的都是非遗产品,已经显露出这样的倾向。

对应的“解忧”之方就是,政府有必要加强引导规范,对非遗标志的申请和使用作出明确规定,保证衍生品开发过程不破坏非遗传承的原真性、完整性。就非遗项目本身来说,也不是所有类别都适合走商业化的道路;相比之下,大量手工艺、中医中药、戏剧、曲艺等更具优势。

总之,源自千百年生产生活传统的非遗只有走进当下生活,才能让更多人走近它、了解它,最后爱上它、传承它。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开发的力度与频度。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