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大学建设和人才培养非朝夕之功,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在这个过程中,要遵循大学管理和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打破泛行政化的管理模式,让大学回归教书育人的本位。同时,还要搞好大学建设的顶层设计,充分尊重高校办学自主权,让高校和教师真正放开手脚、集中精力专攻教书育人,不以简单的考核来评断一所大学的优劣
近一段时间,一些高校重金“挖人”的消息让“双一流”名校建设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客观而言,在现代社会,人才流动是正常现象。但是,人才流动一旦被非理性因素所裹挟,就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前蔓延于一些高校间的人才大战,很大程度上是高校在应对各种考核过程中的衍生行为。
考核传导压力,把压力变成动力。“双一流”名校建设要通过考核来遴选入围者、确定重点资助对象,各大高校自然不敢马虎,并将它确定为重点工作。通过考核的关键是什么?是人才。因此,一些高校不惜重金引进“头顶光环”的人才,并通过指标考核倒逼教师“攀登科研高峰”,对教师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争取各级各类科研基金、申报国家成果奖和各种人才称号等予以重奖。
科学合理的考核当然必要,但考核一旦过头则会带来系列负面后果。比如,片面的考核不仅导致大学之间的“挖人”大战愈演愈烈,也给许多教师带来了沉重负担。一些教师为了完成考核指标,不断奔波和周折于各种课题申请和会议之中,无法集中精力专攻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甚至还滋生了各种急功近利的行为。
实际上,建设一流名校和培养高端人才,单纯搞精确量化的考核是有失偏颇的。一流名校不仅仅包括论文数量、资金投入、研究实力等量化指标,还包括学生素养、教研能力、校园文化等隐性指标。一流名校创建和人才打造不只体现在建设美丽校园等物质层面,更应该体现在大师传道授业解惑等精神层面。这就意味着,“双一流”名校建设的重心不在于应付各种考核,而是重在大学精神的涵养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剑桥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名校之所以享誉全球、经久不衰,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始终把创新作为主线和命脉,把创新作为学校和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这对于正在开展“双一流”名校建设的中国大学来说,是值得借鉴且必须要借鉴的。
“双一流”大学建设和人才培养非朝夕之功,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在这个过程中,要遵循大学管理和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打破泛行政化的管理模式,让大学回归教书育人的本位。同时,还要搞好大学建设的顶层设计,充分尊重高校办学自主权,让高校和教师真正放开手脚、集中精力专攻教书育人,不以简单的考核来评断一所大学的优劣。当然,建立与一流名校和人才培养相匹配的激励机制也是不可缺少的。在“人们所奋斗的一切都同其利益密切相关”的朴素逻辑下,对合理利益诉求的追求既无不妥也是必须。这也是当前人才流动所映射出来的信号。因此,高校自身要围绕预期发展目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调动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一支满足世界一流名校要求的师资队伍,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