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与温暖的阳光近距离接触,与醇厚的泥土相依相伴,获得了大自然最好的滋养
8月的贵州普安县,雨水很多。正值暑假,我来到海拔2000多米的兴中镇兴中小学,参加一项学校图书馆捐建活动。
雨一直在下,孩子们的头发上沾着雨滴,像晶莹的露珠在闪耀。学校的地上因雨水变得有些泥泞,学生们衣服、鞋子上沾着稀泥,但他们似乎对这一切都已经习以为常。
与此形成强烈对比,与我们一同去的城里孩子们被妈妈追赶着:“淋雨了,别着凉了,感冒流鼻涕可不得了!看看,浑身都湿了,鞋子上都是泥,这些泥巴里有细菌……”
我把这件事讲给儿童教育专家周念丽教授,她给我讲了一个在美国的见闻。2015年,她在美国波士顿学习,到一所自然中心幼儿园参观,见到一幅该园张贴在公共信息栏上的图片,立即被图片上浑身沾满泥浆的小女孩的面孔和同样一身泥浆的小狗所吸引。照片配的标题是“这是增强孩子免疫力的最佳方法”。她在公共信息栏上,还看到这所幼儿园里的孩子们在冬季玩泥巴和跨越泥塘时的愉快情景。
这位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家自问:在中国的幼儿园,如果家长看到孩子弄成这样,会是怎样的反应?如果教师真把孩子弄成“泥猴”样,有关部门在评估时会给他们怎样的成绩?
周念丽说,1998年她从日本留学回国,当时女儿4岁半,进了某幼儿园中班。第一周是入园适应期,第二周她去接孩子时发现女儿的衣服仍是干干净净的。作为母亲,她的第一反应是去摸摸女儿的额头,并询问老师:“为什么我女儿的衣服会这么干净?”没想老师笑答:“迄今为止,还没见过家长会因为孩子衣服干净而来问原由的。您是第一个!”
周教授提出,在日本的保育园,如果孩子的衣服干干净净,可能有两个原因:孩子生病了,教师罢工了!美国和日本的教育理念有共同之处,尽可能让孩子与自然亲近,让孩子尽情享受自然的恩赐,以增强其体魄,锻炼其意志。在他们看来,与自然亲近是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最佳途径。在大自然的氧吧里,孩子们与温暖的阳光近距离接触,与醇厚的泥土相依相伴,获得了大自然最好的滋养,增强了生理和心理的免疫力。
环顾我们今日越来越现代化的生活,导致城市孩子与大自然日益疏远,就连农村的孩子也与田野和山林渐行渐远,孩子已很难在原野上自由嬉戏和奔跑了。
“孩子就像需要睡眠和食物一样需要和大自然的接触。”这是美国最佳畅销书《林间最后的小孩》的作者理查德·洛夫提出的观点。他在其著作中聚焦了儿童与大自然关系的问题,提出了“自然缺失症”之说,并以大量翔实的数据说明该症与肥胖症、注意力缺陷以及儿童抑郁之间的相互关系。
作为父母,在我们关爱孩子吃饱穿暖和兴趣爱好的同时,是否更应该思考一下这个关乎孩子成长的另一种营养:如何让孩子更多地亲近自然,让我们的孩子能有更多时间在林间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