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8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英灵与雁同归
□ 唐思东

大提琴、木管、小提琴、铜管依次演奏出“野鹅”主题,仿佛一队西归大雁牵引着阵亡者的英灵返回故乡

提起爱尔兰作曲家哈蒂这个名字,可能大家不太熟悉。可是我们现在常常听到的亨德尔的《水上音乐》和《烟火音乐》,却是哈蒂在1922年改编成现代管弦乐队演奏的版本,而不是亨德尔的原作。他在世时曾被誉为“爱尔兰的托斯卡尼尼”。

哈蒂所创作的作品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音诗《与雁同归》。1910年,哈蒂受邀为当年的英国威尔士加的夫音乐节创作一首音乐会管弦乐作品。此前,他读到爱尔兰女作家艾米丽·劳蕾丝在1902年创作的名为《与雁同归》的诗,颇有感触。这首诗记述了一支绰号为“野鹅”的爱尔兰雇佣军在丰特努瓦战役中英勇作战的故事。哈蒂按照女作家原诗的意境,通过音乐想象,并以此诗的标题为标题创作了这首音诗,描述了爱尔兰的“野鹅”们在这场战役中的悲壮。

丰特努瓦战役是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的一个,发生在1745年5月11日。英军为了解救被法国围困的图尔耐,派出英格兰国王乔治二世的儿子坎伯兰公爵所统率的由英国、汉诺威、荷兰和奥地利部队组成的大约5万人的同盟军,与法国元帅赫尔曼·莫里斯·萨克斯所指挥的5.2万人的法军交战。

音乐初起时,辉煌中略带悲剧色彩的铜管乐序奏带出木管和弦乐的“野鹅”主题,法军中那支绰号为“野鹅”的爱尔兰雇佣军上场了。他们在法军左翼等待出击。在大提琴和小提琴的交相呼应下,木管吹出比较抒情的副部主题,似是在刻画紧张之余的战地生活:战前的训练、警戒、埋伏、侦查,和作战间隙抒发对亲人的眷恋和对家乡的思念。

突然,军号吹响,定音鼓敲起,打破了战前的宁静。“野鹅”主题再现,他们奉命在法军战线濒于溃败的关键时刻英勇出击。“野鹅”们视死如归地攻击英军右翼的英军近卫兵团,以巨大的牺牲迫使英军后退,为法国皇家近卫骑兵从正面进攻赢得时间。

这一战,法军以损失7200人代价消灭1.3万以上的英、荷、奥联军,征服弗兰德斯。“野鹅”们也因此战赢得了后人的赞誉,后来“野鹅”便成为爱尔兰雇佣军的代名词。

音乐的结尾,乐队停顿几个休止符之后,在军鼓由弱渐强的敲击下,大提琴、木管、小提琴、铜管依次演奏出“野鹅”主题,最后相互组成一个有节奏的进行曲,仿佛一队西归的大雁牵引着爱尔兰阵亡者的英灵排着整齐的队伍返回故乡。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调频台每晚播放从美国芝加哥交响乐团引进的古典音乐,前后持续一年时间。这批作品基本上是索尔蒂指挥的,其中就有这部音诗《与雁同归》。虽然通过调频台只听了一遍,但已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我终于在中图公司音像门市部找到了吉布森指挥苏格兰民族乐团的黑胶唱片。第一印象总是很重要的,我还是不太习惯吉布森的演绎,感觉他指挥的《与雁同归》抒情有余,力度不够。而索尔蒂指挥得更加辉煌、有力,英雄视死如归的感觉更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