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8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谈谈体育明星的产权困惑
□ 韩秉志

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建立国内体育明星开发权的契约化意识,在体育部门与运动员之间搭建一个双面制约、公开透明的平台

凭借着“洪荒之力”,生性幽默的20岁游泳运动员傅园慧意外地火了。在她最近的一场个人直播秀,短短1小时内就吸引了近千万人在线观看,打破了直播平台的观看人数纪录。

相比之下,从世锦赛冠军到无缘奥运决赛,同为泳坛好手的宁泽涛,在奥运赛场上的关注度却失色不少,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要知道,今年年初,这位“国民男神”还被视为继刘翔、李娜后我国历史上最具商业价值的运动员。但就在奥运会前夕,有传闻称宁泽涛因广告纠纷和顶撞领导被禁止参加里约奥运会。虽然宁泽涛最终如愿参赛,但各种各样的质疑,无疑会对运动员的状态造成影响。而宁泽涛在奥运赛场的平庸表现,无疑也让不少赞助商大失所望。

傅园慧与宁泽涛一热一冷的不同境遇,相信会让每一个运动员重新评估自己的个人价值。不过,运动员到底值多少钱,这笔经济账就连各支国家队也未必算得清楚。自悉尼、雅典奥运会之后,我国体育明星的商业价值与日俱增,但由此引发的产权之争,却成了困扰国人的一大隐忧。近年来,孙杨“被代言”、林丹“球衣门”等关于体育明星的负面纠纷频发,表面看起来是运动员个人赞助商与国家队赞助商之间的矛盾,其实背后都直指体育运动员无形资产的归属问题。

清晰的体育明星产权,本是对其商业价值开发乃至有能力进行体育经纪服务的前提条件。但现实却是,关于运动员无形资产的归属却从未明确。按照目前惯例,我国在役运动员以国家队运动员身份的商业开发权归各项目中心或协会统一管理和经营,以个人身份的商业开发权可归个人,但具体的商业活动还需要得到项目中心批准。对于商业收益的分配,则因项目管理中心具体规定的差异有很大不同。

战绩彪炳的运动员,当然希望能够在赞助商方面有更多的话语权,但在与国家队的“博弈”中,未必每个人都能笑到最后。尤其是在不少依赖举国体制的项目上,签下国家队就等于签下所有单个运动员的做法仍是主流,即便是明星运动员也处于弱势。产权归属权的模糊处理,激发了许多体育明星个人和行政组织之间的矛盾。比如,此前林丹签约的个人品牌尤尼克斯,正是中国羽毛球队装备赞助商李宁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这显然违背了国家队和赞助商之间的合约,林丹为此在场外花费了不少精力去解决纠纷。

随着我国体育产业热潮的兴起,体育无形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更加凸显。国家体育总局今年正式发布了《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积极推进职业体育发展,努力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体育明星。可想而知,随着我国体育产业有望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当规则滞后于时代,中心或协会动辄习惯性地使用行政命令代替商业条款的做法就显得不合时宜。如果不做出改变,诸如体育明星的商业开发权这样的新问题未来或将频繁出现。

体育明星“产权困惑”的出现,客观讲是一件好事,也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必然要迈过的一道坎。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建立国内体育明星开发权的契约化意识,让谈判有据可依。从长远来看,各级体育部门需要改变观念,从管理变为服务,本着市场化原则的契约精神,在体育部门与运动员之间搭建一个双面制约、公开透明的平台,这样既能规范运动员的不合理行为,也能充分保护其个人商业价值开发。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