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城市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8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市道路空间规划专家指出:
林荫道,播撒的不只是清凉
本报记者 陈 颐
江苏连云港市是“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每年用于城市绿化的资金超过5亿元,已完成绿色通道1169.3公里。图为该市海州区幸福路郁郁葱葱的林荫道,为夏日出行的市民送来清凉。 耿玉和摄

这个夏天,一股股热浪扑面而来,许多城市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炎热考验。行人走在街上,仿佛掉进了“大火炉”。

“大树下面好乘凉”。可惜的是,在许多城市的道路设计中,只考虑到了道路的宽敞,却没有给行人留下多少可以遮阳避雨的行道树。

步行是体验道路舒适度的最好方式。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宽大的人行道上要么没有遮挡,要么种植的树木只有一两岁树龄,既遮不住炎热,更撒不下一片树荫,骑车人也只能暴露于烈日中。

记者就这个话题采访了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伟。这位城市道路空间规划专家经常骑着自行车,穿梭于北京的大街小巷。最近,他推出了一份关于北京林荫道的研究报告。

李伟告诉记者,他带领的团队开展了一项小调查,题目是:如果要改善自行车交通环境,您最希望首先解决哪些问题?结果显示,高居榜首的是要求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增添物理隔离,确保自行车的路权;紧接其后的就是希望增加树荫。市民们对于树荫的关注度之高,超出了专家的预期。

李伟分析,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最近20多年新建的道路,虽然路边都种了行道树,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隔离带通常只种灌木和花草,忽视了大乔木的种植。第二,交叉口往往没有大乔木。比如在北京市,扩建了许多交叉口的机动车道,结果是行道树等相关绿化被铲除一空。在交叉口等红绿灯时,行人、骑车人最需要的恰恰是树荫。

专家注意到,欧美人喜欢被晒黑,而中国人为了保护皮肤,尽量避免被暴晒。根据观察,北京的女性从5月至10月份几乎都在使用遮阳伞。不仅是行人、骑车人,就连司机也喜欢躲在凉快的地方。

李伟对此提出的建议是:多种植大乔木。他说,树荫下的温度明显比太阳下温度低,能减少道路路面的热岛效应。种植大乔木还能吸尘、隔音、降噪,并改善道路空间尺度关系,降低空旷感,塑造道路景观。他分析说,如果北京的城市道路能够多种一排大乔木,就能多吸收17万辆机动车的碳排放量。

他还认为:“良好的道路绿化可使人心情平静,因为从色彩学来说,天空的蓝色和树木的绿色都是镇静色。大乔木具有更强的碳汇能力和吸收大气中其他有害物质能力。在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优先种植树冠较大的大乔木。”

对于如何种植,李伟针对不同的地段提出了具体建议:主干路、次干路设置中央分隔带的,应设置行人隔离护栏,种植深根性、分枝点高、冠大荫浓、生长健壮、适应城市道路环境条件的大乔木,宜乔灌木结合;被人行横道或道路出入口断开的中央分隔带,其端部停车视距内的绿化必须采用通透式配置;外侧分隔带宜采用通透式配置,种植适应城市道路环境条件且落果不会对人造成危害的大乔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