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博鳌亚洲论坛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3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嘉宾畅谈“十三五”规划——
创新提高供给侧质量和效益
本报记者 朱轶琳
“‘十三五’规划:中国经济的‘加减乘除’”分论坛上,与会嘉宾畅谈对中国未来五年发展的期待。 本报记者 朱轶琳摄

对话嘉宾:

胡祖才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胡祖六 春华资本集团创始人、董事长

埃德蒙·费尔普斯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拉纳德 印度埃迪亚贝拉集团高级总裁、首席经济学家

在博鳌亚洲论坛“‘十三五’规划:中国经济的‘加减乘除’”分论坛上,中外嘉宾表达了对中国下一个五年发展的期待。

经济发展动力正在转换

“增长速度换挡的同时,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动力不断增强、转换。改革开放释放出了新的发展活力。”胡祖才开场为中外嘉宾介绍中国刚刚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时说。

在谈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他特别指出,“除深化改革以外,一定要把创新放到特别重要的位置”。要通过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体制创新、文化创新等来提高供给侧的质量和效益。

对于创新,费尔普斯认为,中国应促进整体的创新。他举例说,要创造就业机会、提升劳动生产率,应关注体验,“现在应该花更多努力来提升人们在工作场所的体验。能够让人们充分投入工作当中,非常有成就感甚至有乐趣。”

中国正在重构平衡

拉纳德认为,“中国正在重构平衡”,并表示印度也希望从中国的“十三五”规划中找到启迪。

拉纳德所说的重构平衡包含五个层面,分别是外资和内资之间的重构平衡,指过去从出口为导向转到以内需为导向;投资与消费的平衡,即从注重投资转向注重消费;城乡经济的再平衡,指农村是下一步发展的重点;旧经济和新经济之间的平衡,是要发展技术密集型、新能源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今天”和“明天”的平衡,意即绿色发展。

“到底这个比例是多少,可以再商榷,但肯定是经济发展平衡的关键。”拉纳德说。

胡祖六赞同拉纳德“重构平衡”的看法,并表示财政政策是有效工具,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今年财政赤字率从2015年相当于GDP的2.3%提到相当于GDP的3%,从中长期看,“十三五”需要更加扩张性、更加积极的政策态势,这样做可以应对短期经济下行压力;而从周期性来说可以刺激需求,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更平衡的发展、更绿色的发展、更加创新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供给侧改革满足有效需求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进入了工业化的中后期,此阶段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消费水平加快升级。“现在已经看到了我们的消费由以前要量转向要品质,由物质消费转向服务消费,由对房子、汽车的消费转向个性化消费。”胡祖才分析说。

拉纳德给出的数据显示,20年前中国的消费在GDP中的占比是50%至55%,而现在是35%。他指出,重构平衡,要提高三产比重。

“消费在升级,但是我们供给结构现在没有适应消费升级的需要。实际上我们供给结构是滞后的。”胡祖才说,这就是为什么“十三五”规划纲要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的原因,实际上就是在新常态下落实新的发展理念的一个重点的路径。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质就是要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实现消费升级、供给跟进这样的良性循环,为经济发展注入持续、强劲的增长动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