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采访组
以色列被称为“创新的国度”。在中东这块仅有2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创造了很多令人惊叹的成就。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以色列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除了传统的农业高新技术,以色列的通信、网络、生化、污水处理、海水淡化等,都在高新技术产业之列。以色列官方统计,2013年高新技术出口额达到222亿美元,占到当年出口总额的21%。
很多来访者都喜欢探寻以色列创新之“谜”。对此,以色列经济部对外贸易委员会主席奥哈德·科恩(Ohad Cohen)说:“创新是能带着走的财富”。
科恩熟悉中国。他说,中以两国都有数千年的历史,我们的人民曾经患难与共,有很多共同点,但也有一点是不同的: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延续了五千年文明,而犹太人流浪了上千年。“所以,犹太人不热衷于投资房地产,而是投资教育和科技创新,因为创新是能带着走的财富。”
科恩告诉我们,以色列创新没有“秘方”,主要是思维方式和环境的原因。以色列位于沙漠地带,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国土面积的60%是沙漠;人口从70多年前建国时的10多万人,增加到今天的780多万人。“我们的自然资源十分有限,每天都得去努力创新,创造出一些新东西来,因此,创新思维已经深入到以色列人思想深处”。
采访组参观了沙法伊姆·基布兹(Shefayim Kibbutz)幼儿园。院子中央是一个用沙子铺出的区域,孩子的玩具有些竟然是用废旧拖拉机改造的,方向盘、刹车和轮胎都是原来的样子。幼儿园的孩子从小就通过接触这些真实的机械,熟悉生活中的物品,也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以色列从小就教育孩子们创新。以色列朋友说,自己寻找答案是以色列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有时候,家长让孩子去做事,孩子会问父母“为什么要让我们去做”。孩子的“为什么”对父母是一个挑战,同时,这也鼓励孩子从小就学会自己去寻找答案,创新思路。
团队意识是以色列创新的重要细胞。以色列的青年在服兵役时就开始“结对子”,他们往往是三两个人一个小组,学习技术创新。服兵役结束后,他们很快发展成一个个创新公司。科恩特别谈到,以色列是一个小国家,人们很容易相互熟悉,三两人的小组往往成长为公司。而中国虽然比以色列大很多,但中国人讲究“人情社会”,因此,这种建立在相互熟悉基础上的“人情组合”,可以相互激发创新热情,碰撞出创新火花。
创新需要交流,交流促进创新。在以色列采访期间,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企业界人士,都对交流充满了期待。以色列的科技创新是针对全球市场的。所以,科研人员很重视国际交流。这种交流首先是国际之间的科技交流。以色列目前参加的多边和双边研发合作基金达到34个。以色列外交部副总司长马克·索福说,中以之间有着传统友谊,我们进行科技创新交流是有传统基础的。希望两国在人员往来、信息沟通、政府间交流等各个方面加强合作,增进了解。
以色列科技创新有一些让世人惊奇的成果,但也有一些让人感动的“小动作”,从小处入手进行创新。在沙法伊姆·基布兹集体农庄,记者看到,铺设在沙地里的塑料软管把水分和肥料经过合理的搭配,以滴灌的形式精准地送到每一株需要的作物根部。管道长了,水压会不同,末梢地方的水流就难以到达。以色列科技工作者不放过这样细小的问题。他们研制出水泵,保证一条管道的各个阶段都能保持水压的均匀,使水分和肥料均匀地到达每一根作物的根部。这样细小的科技创新,往往成为以色列技术发展“领先一步”的地方。正是有了细微处的科技创新,才使得这家名为耐特菲姆的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滴灌设备生产厂家。
在艰苦的自然条件下,以色列人学会了通过科技创新来拓展生存空间,把创新当做立命之本。在全球竞争中,这种“能带着走的创新”对于中国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