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青岛采访,耳闻不少新鲜词儿:“生态鱼”、“生态果”、“生态林”,甚至还有“生态海”。这会不会只是一些“新概念”?经深入采访,到现场实地查看,记者恍然大悟,原来,这些词儿不仅是青岛几年来生态建设的成果,更凝聚着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创造,是发展模式的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标志。不信,就跟着记者走一圈吧。
我们先到崂山的“生态海”去看一看。
从崂山脚下的小麦岛登船,20分钟后船靠上大公岛。放眼四周,蓝色的海水直到天际。然而,你根本想象不到,在这片深蓝色的大海底下,正在建造着一个初具规模的海洋牧场,但从海面上却看不到一点人工的痕迹。
“牧场主”是青岛金海富源海洋实业公司,总经理陈钢告诉记者,所谓海洋牧场,就是通过由人工沉船、混凝土礁石和大型浮筒浮筏构成的人工鱼礁,营造出一片适宜海珍、鱼虾自由活动和生长繁殖的“生态海”,并以此吸引野生或人工放养的海洋生物来“定居”,解决“贫海”变“富海”的问题。其中,在建设人工鱼礁过程中至少还要考虑到适宜海洋生物的四种功能:隐蔽场功能、休息场功能、摄饵场功能和产卵场功能,四者缺一不可。否则,难以形成适宜海珍、鱼虾生长繁殖的环境,牧养也就无从谈起。据介绍,1996年以来,公司累计向所属海域投放石料5万多立方米,造礁建房、增殖放流等费用达5000多万元,已培育出18平方公里的优良天然养殖海区。
由于记者来的这天风急浪大,无法潜水探访,公司技术员苏长顺只能让我们看他刚拍摄的一段海底录像:屏幕上是一片类似戈壁滩的景象,除了深褐色的海底和泛红的石头外,几乎看不到绿色,也鲜见生命的存在,偶尔,在点点泛青的石头丛中,闪过一两个鲍鱼或海参的踪影。苏长顺说,这片前往大公岛西向的海,可以说是近海的一个缩影。长久以来,由于过度的捕捞和污染,大海已经贫瘠得像一条干枯的河床。
屏幕上的影像继续缓缓移动,大约半个小时以后,画面上渐渐出现轻轻摇曳着的绿色水草,“注意了,就要走进‘生态海'了。”一旁的苏长顺不时地提醒我。说话间,一片片类似荷叶的草丛印入眼帘,镜头拉近的时候像一片树林,镜头放远的时候则像国画中的泼墨,色彩斑斓的大大小小的鱼儿,或畅游、或觅食,不时地从眼前闪过,更有甚者,见人不惊,硬是在镜头前闪亮着各种姿势。
接下来,眼前是一片片“竹林”,起起伏伏,一会儿郁郁葱葱,充满春意,一会儿红上枝梢,露出秋色。苏长顺介绍说,这是不同的藻类,有马尾藻,有鼠尾藻,还有他也叫不上名的。其间,画面上各式各样的浮游生物越来越多,有横行的螃蟹、蹦跳的海虾和泛着红光的海星,还有记者从未见过的蓝色海星,让人激动不已。苏长顺指着画面说,“你知道吗,在这些藻丛底部的石头缝隙中,更多的是鲍鱼呢,过去近海许多海藻被人们过度地挖采食用,抢光了海珍的饭食,结果它们也难以生存了。”正说着,画面上石头丛中出现七八只蠕动的“三头鲍”,就是人们常说的3个顶斤的大鲍鱼,“哇!这么多。”对记者的惊叹,苏长顺淡然一笑,有一次他从牧场挖了一捆海冬菜回来熬冬粉,回来一看冬菜的帮上,竟有几十个鲍鱼仔,让他后悔不已。
这些鲍鱼的颜色几乎与深褐色的石头同色,“这可能是大自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保护色。”苏长顺说。
海底世界奥妙无穷,而人工鱼礁又给平坦的海底构造出许多层次,海流碰到人工鱼礁形成的上升流让这里的底层营养盐和底栖生物异常丰富,从而形成画面中的山谷溪流、草丛湿地、松竹林,各种鱼、虾、蟹、贝穿梭其中,或觅食,或争斗,或逃逸,或休息,或繁衍后代,而人类,也能像管理草原上的羊群那样,随时控制、管理它们。
中科院院士、已故的我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曾呈奎多年前就提出“牧养”理论,他把水产业发展趋向分为三个阶段:捕捞、农耕(养殖)和牧养。这些年来,由于全球性的过度捕捞造成了资源的严重衰竭,人们开始大面积地进行人工养殖,但投入的人工饵料却使其产品品质大打折扣,更令人担忧的是,容易造成海区污染。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岛开始探索建设海洋牧场,靠改善海洋生态创新水产业的发展之路,来促进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动水产业的大发展。
上图:“生态林”建设为美丽的青岛带来勃勃生机。市民的生态意识逐渐增强。这是青岛最大的进步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