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水的湿地充满了生机活力,解除了水源后顾之忧的汉石桥保护区却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作为距离北京城区最近且风景优美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汉石桥湿地凭借其独有的半荒野型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和生态旅游。随着湿地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大众对于湿地关注度的普遍增强,这里每天都吸引着大量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在这里观鸟,运气好的时候还看到过栗鸢。”家住北京市区的王秉臣是一名观鸟爱好者,也是汉石桥湿地的“常客”。他告诉记者,凭自己观鸟的经验,有这种猛禽出现说明汉石桥湿地的食物链比较完整,生态系统也处在比较健康完整的状态。
通过口碑相传,汉石桥湿地在观鸟爱好者中的名声越来越大,前来湿地观鸟的人也越来越多。为了在不破坏鸟类的生活规律的同时满足人们的观鸟兴趣,汉石桥湿地工作人员在核心区北侧修建了200平方米的观鸟厅,架起了高倍望远镜,人们可通过苇塘中心鸟岛上的4个电子摄像头近距离观看鸟类的生活。2008年,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被北京市科委命名为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也成为北京市首批科普基地之一。除观鸟厅外,科普教育基地内还设有科普展厅、湿地植物园、标本室等科普设施。其中,湿地南侧100多平方米的科普展厅设有展板展示及风光片放映两种形式,通过湿地景色和动植物生存状态的再现,让观众短时间内感受湿地动植物资源的美丽;湿地北侧再生水厂旁的鸟类标本室,收藏了50多种鸟类标本,还原了湿地鸟类家庭;湿地植物园种植了北京地区大部分水生植物,并配有专业讲解员对这些水生植物进行详细的讲解,使参观者在学到植物知识的同时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与此同时,保护区围绕湿地特色先后开发了一系列旅游项目,如建起行船码头,配备40条无噪音的小船供游人游船参观;在对湿地环境不造成影响前提下,划出专门区域供游人进行野外垂钓,此外还有高台观鸟、科普展览、自行车观光等项目。同时,他们还开展了“爱鸟周”、湿地动植物认知、环保教育宣教等科普活动。2008年“十一”假期,保护区每天接待游客量达到1000多人。据悉,保护区将来会采用限制门票数量和调整门票价格的方法控制游客数量。
据湿地办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下一步的工作将以《生态旅游规划》为指导,因地制宜地把保护区进一步分成湿地核心保护区、湿地潜在恢复区、绿色生态展示区、湿地生态休闲区和生态农业观光区五大区域,并根据每块区域的特定属性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其中,核心保护区的面积将保持在3000亩,为营造天然的生态环境,该区域原则上将不再允许游客进入。湿地潜在恢复区占地面积约7000亩,通过进行土地整理、水位控制与生态补水、植被恢复、栖息地保护及修建生态护堤,将恢复万亩湿地景观。绿色生态展示区将主要用于展示湿地保护的新技术,给观众和学者们提供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同时湿地办也将在此区域进行湿地恢复工作,恢复后的湿地将成为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平台。湿地生态休闲区位于保护区的南侧,占地面积约3000多亩,由于地势较高,区域内没有湿地资源,旅游服务配套项目将被集中建设在这一区域之内。
此外,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规划占地面积约8000亩的生态农业观光区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求,重点发展都市农业和特色农业,以此带动湿地保护区范围内的7个行政村2436户、7000多名农民就业,实现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村庄产业日益规模化、特色化,将引导农村经济向为生态旅游提供服务的方向发展。观光区建成后,7个村的7000多村民将围绕湿地开展农业旅游,在自家门口办农业观光、生态采摘等“农家乐”旅游项目。除食宿收费外,村民们还通过种植莲藕、花、水稻等湿地特产或是出售用湿地的芦苇编成的工艺品来增加收入。
随着汉石桥湿地保护和建设工作的开展,当地老百姓对湿地价值的认识也不断提高,在村民的口中,汉石桥湿地是他们未来依托生态旅游发展致富的一块宝地。现在,村民们自觉保护湿地的动物、植物。
“湿地保护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董新宇说:“2009年我们将启动600亩湿地恢复性实验,之后将在此实验基础上把研究成果扩展到整个湿地区域。万亩湿地,加上万亩森林,再加上万亩生态休闲区域,我们最终将把汉石桥湿地打造成为北京湿地保护与恢复的示范基地,使其成为湿地科普旅游和生态旅游的示范窗口及湿地国际交流的中心,让更多的人认识湿地、了解湿地、保护湿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和谐发展。”(本版图片均由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