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之美源自其水。”水不但是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也孕育着湿地的生机和灵性。随着保护工作的推进,湿地的面积不断扩大,水源问题愈发重要起来。根据专家的估算,包含植物吸收和天然的蒸发在内,汉石桥湿地每天的需水量约在5000吨左右。而湿地这些年水量维持主要依靠天然降水,以及周边杨镇中学等单位每天排出的2000吨处理后的污水,供水量远远赶不上湿地发展的需求。
开源找水迫在眉睫!
2007年9月,在顺义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汉石桥湿地水质改善工程顺利启动。该工程由北京市、顺义区两级政府共同投资6000万元,主要包括雨污引水工程、建设中水处理厂、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工程、建立库水循环系统以及建设湿地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五个方面。改善工程力求通过开源节流的方式,有效解决湿地水资源紧缺的问题。
雨污引水工程建成后主要用于收集杨镇工业区以及杨镇镇区内的雨污水资源。先后铺设雨水收集管道1281米,建设雨水方涵549米,改造雨水明渠1427米。同时,他们还铺设了4520米的污水收集管道,用来收集杨镇教育集团、双阳小区、杨镇工业区等地区的生活污水,管线覆盖杨镇中心区域。此两项相加,汉石桥湿地每天的供水量将有望提升到6500吨。“随着今后顺义杨镇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其对湿地的供水量预计将会在5年左右增加到2万吨,这就给湿地核心区的维护和将来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董新宇说。
为了防止湿地因水体环境呈现富营养化,收集后的雨水和污水在入注湿地之前还加上了“双保险”,以保证入水的质量。一是在湿地的上游区域启建了一座中水处理厂,该水厂采用先进的曝气塘技术处理污水,初期规模为6500立方米每天,远期规模为20000立方米每天。二是另辟地建设了13公顷人工潜流湿地,利用湿地自身的水质净化功能,对中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进行深度净化。雨水、污水经过这两步的处理,出水水质可达到地表水IV类标准。
此外,水质改善工程还会在汉石桥湿地建立起水循环系统,湿地核心区的水将通过西侧导渗沟先流至北端,再通过管线将水引至蔡家河,形成循环水系。同时,蔡家河的河床也被改造成长1500米、宽23米的表流湿地。“引水收集—上游中水处理厂处理—人工潜流湿地净化—循环水系回灌”,水质改善工程将使汉石桥湿地的水源利用效率大大提高。
汉石桥水质改善工程在改善城镇环境的同时,有效解决了汉石桥湿地的补水问题,可谓一举两得。据湿地办工作人员介绍,截至2008年10月,该工程引水工程铺设污水管线已完成90%,铺设雨水管线已完成84%;再生水厂中综合楼及其它建筑物主体已完成,曝气池土方开挖工作已经完成;循环净化管线已完成92%,监测系统土建工程已经完成,预计2009年5月前水质改善工程可全面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