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品牌需拼硬实力下慢功夫

黄 元

日前,浙江、山东等地纷纷出台各类务实举措,谋划品牌发展,以自主创新激发品牌活力,用过硬质量夯实品牌根基,积极提升品牌形象。

伴随我国经济发展能力和市场水平的提升,一些国产大品牌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欢迎与关注,中国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要保持中国品牌的市场生命力,需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也要遵循品牌建设客观规律,增强全球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认知度和消费意愿。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坚持优化品牌成长环境,围绕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品牌,不断增强企业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助推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涌现出一批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品牌企业。企业品牌是对企业科技创新水平、企业文化内涵及其社会责任能力等多因素的综合反映,品牌的建设也是一个长期过程。随着社会对企业品牌期望值的日益提升,广大企业已逐渐从被动对待品牌责任转变为主动履行品牌责任、建设品牌精神。不过,也存在一些短板弱项,比如品牌定位尚不够清晰、品牌标识不够鲜明等。对此,应针对性地施策解决。

一方面,提升品牌服务水平。企业发展创新只有与品牌责任高度融合,通过品牌在市场中的不断检验和传播,达成与政府、供应商和消费者等利益相关方合理期望的健康互动,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负责任的品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走在行业发展前沿,实现发展与创新的良性循环。应通过明确企业核心价值、了解目标受众、洞察市场动态等多种途径,确立清晰的品牌定位;通过熟知客户需求、产品设计、质量保证、服务水平、创新研发、市场调查等环节,确保品牌质量和服务水平持续改善。

另一方面,保护品牌标识。企业品牌标识是企业个性、产品质量、文化特质、发展业绩等综合要素长期积累的结果,事关企业市场地位和生命力。要注重品牌标识塑造和保护,突出表意简明、个性独特、核心价值凸显等内涵,保持品牌标识的长期一致,同时要通过注册等途径加强品牌标识的法律保护。及时进行市场调研与监测、数据收集与分析、信息反馈、创新与实验等,持续改进提升品牌核心价值,努力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增强其核心价值与市场竞争力。

2024-06-12 黄 元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5965.html 1 <p> 做强品牌需拼硬实力下慢功夫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