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件事”办成政务服务亮丽名片

“一件事”改革办得好不好,要看企业和群众觉得好不好。随着改革持续深入,经营主体和老百姓的需求会不断更新变化,“一件事”的清单需要持续扩容,服务水平也须不断提升。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等8部门联合出台实施意见,推动企业信息变更、企业注销和开办餐饮店“一件事”高效办理,实乃便民利企的大好事。

就企业变更来说,原先企业在市场监管部门办理变更登记后,还要再去公安、税务、人社、住建、银行等部门和机构,办理公章刻制备案信息变更、税控设备变更发行、社会保险登记变更、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变更、对公账户变更等事项。一连串业务,跑下来要花不少时间。改革后,企业可自行选择线下或线上办理模式,线下“一窗受理”,线上“一网通办”。企业变更登记完成后,取消向后续部门申请提交申请表、营业执照等材料。各部门可通过共享方式获取所需材料和信息,企业无需重复提交。这就方便了不少。

“一件事”改革的核心是针对高频事项,通过跨部门协同、数据共享、流程优化,让企业享受到“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的便捷体验。改革以实际行动响应了中央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号召,展现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意识,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生动实践。

截至2023年底,我国共有经营主体1.84亿户,企业注册、变更、注销等业务量相当惊人。“一件事”改革提升了政务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更重要的是,为企业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此举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降低因信息更新不及时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和经营困扰,让企业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核心业务。

值得关注的是,《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已于今年1月份发布,其中第一批2024年度重点事项共13项,此次8部门牵头推动的只是其中的3项。与此同时,还有与老百姓关系密切、社会关注度也很高的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一件事”、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教育入学“一件事”、退休“一件事”等,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且有的地区已经先行先试,使老百姓切实受益。

时至今日,一个地区想要改善营商环境,已不能再简单地依赖给优惠政策、给土地、给补贴等“粗放”模式,更在于能否为企业营造优质、适宜的经营土壤,为劳动者打造安心、舒心的生活环境。政府服务高效与否,直接关乎企业的运营成本和市场竞争力,影响经营主体和老百姓的幸福感,并最终转化为地区竞争力。这一点,近两年在重庆、淄博等网红城市身上已有明显体现。

“一件事”改革所展现出的政府服务意识和决心,向世界传递出积极信号:把经营主体和老百姓需求放心上,中国正致力于打造高效、透明、公平的营商环境,中国的营商环境会越来越好。这不仅仅是对国内企业的承诺,更是对全球投资者的邀请。

“一件事”改革办得好不好,要看企业和群众觉得好不好。随着改革持续深入,经营主体和老百姓的需求会不断更新变化,“一件事”的清单需要持续扩容,服务水平必须不断提升。既然开餐馆、退休等“一件事”已成现实,不妨大胆畅想就医“一件事”、养老“一件事”、融资担保“一件事”、住房安居“一件事”等。期待“一件事”成为我国政务服务的亮丽名片,成为群众心中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可靠依托。

2024-06-12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5964.html 1 <p> 把“一件事”办成政务服务亮丽名片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