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优化布局提升发展质量

——湖南韶山高新区推动产业聚链成群

本报记者 胡文鹏

三一(韶山)风电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风电叶片。

童 迪摄

在高新区序列中,湖南湘潭韶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不早,体量不大,但实力却不可小觑。这是因为韶山高新区有一批含金量很高的“宝藏企业”。这里生产的112米陆上风电叶片,刷新了全球最长陆上风电叶片纪录;这里生产的矿用架空乘人装置(俗称“猴车”)占全国市场的40%,相关企业入选“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这里自主研制的1500吨/18.3米钢管全长扩径机组,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近年来,韶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围绕“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与食品医药”产业格局,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培育等工作,成效显著。正如韶山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胡新平所说,一批小而美、精而深、新而优的企业,提升了韶山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实力担当。

紧盯市场需求

一群“90后”创业者,一家成立于2023年10月份的企业,一个员工人数刚刚过百的小企业……湖南深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出生”还不到9个月,业务量就做到了8000万元,厂房从4000平方米增加到8000平方米。

从小起跑,小步快跑,深眸智能凭什么?该企业CEO周礼这样解释:“风机叶片市场需求强劲,但叶片喷漆工作长期依赖人工操作,工作强度大。于是,我们有针对性地自主研发、设计了一款叶片滚涂机器人,完全替代人工作业,填补了业内空白。不少大企业也向我们伸出橄榄枝,订购产品。”找准高危害高危险高强度工种智能化升级的需求,订单纷至沓来,企业今年的生产订单已全部排满。

同样找准市场需求的,还有童佳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这家以小馒头、饼干、磨牙棒为主打产品的企业,业务范围即便是在婴幼儿食品领域也算是比较小众的。“说起婴幼儿食品,消费者的两个诉求十分强烈:一个是安全,另一个是品质。为此,我们每年把绝大部分利润用于保障这两点。比如,我们选购的色选机,能够确保每一颗大米的外观、大小都保持一致。今年一季度,企业营收超过1700万元,创下新高。”在该公司总经理杨淼看来,小市场也能有大作为。

在韶山高新区,像深眸智能、童佳乐这样的“小块头”有很多。韶山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赵修平介绍,目前区内培育规模工业企业65家。2023年,韶山高新区完成税收6.76亿元,占韶山全市的68%,亩均税收增长15%。这其中,中小企业功不可没。

精耕重点领域

在韶山高新区,一些企业往往聚焦几个拳头产业、几个重点领域,凭借不可替代的产品在行业占据一席之地。

湘潭恒欣实业有限公司就是一家这样的企业。从1999年建厂至今,恒欣就一直关注“猴车”这个细分领域的细分产品,25年如一日。在恒欣生产车间内,一条红色横幅尤为打眼,上面写着“单项冠军产品 市场占有率40%”,透露出恒欣人的自信与底气。该公司机械研发总工彭钰峰介绍:“单项冠军产品的认定有极为严苛的标准。一个是市场占有率,恒欣连续多年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一位;一个是产品安全性,恒欣不仅保持多年安全生产零事故,还主导编写了行业设计标准。”猴车、无极绳、卡轨车、单轨吊……时代在变,恒欣打造“矿山轨道运输专家”的梦想却从未改变。

1米宽,1000米深,在某个领域精而深地走下去,企业就会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对于这一点,湖南江南四棱数控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付杰深有体会。在大众看来较为陌生的复合材料成型设备研制生产行业,四棱数控一干就是16年。付杰感慨地说:“由于产品大多是非标定制化生产,投入大,利润低。但对一些装备来说,它又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必须坚持。今年,我们的高压气瓶自动化生产线已经预订9台(套),销售额在3000万元左右,得到市场的认可。”

湘潭华进重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德平介绍,国内目前常用油气输送管道所用钢管长度一般为12.5米。在管道建设施工过程中,若能采用更长的钢管,就能降低因环焊导致的质量风险,提升施工效率,降低建设成本。为此,华进重装与湖南科技大学万步炎教授专家团队合作攻关两年,终于将钢管全长扩至18.3米,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预计今年营收将超亿元。

产业向高而攀

在三一(韶山)风电设备有限公司的堆场,一根根体形硕大的风电叶片有序摆放。该公司行政经理江山告诉记者:“这些叶片主要用玻璃纤维、树脂等材料制作,柔软度、稳定性兼而有之。因此,越长就意味着技术难度越高。如今,我们已经能生产120米长的叶片,这在业内并不多见。”

更令三一(韶山)风电自豪的,还有它被评为超级工厂的叶片工厂。作为湖南省重点工程,叶片工厂建筑面积达10.36万平方米,有亚洲最大的单体风电叶片生产车间,厂房主体由525根18米格构钢柱和8万平方米全玻璃幕墙组成。据介绍,三一(韶山)风电的叶片供不应求。2022年,企业营收9.76亿元;2023年,企业营收12.38亿元;今年营收有望突破13亿元。

同样迎来风口的,还有湖南江冶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董事长吴光辉从2009年3月创业开始就抱着“科技创新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意识,决心在电池回收领域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如今,在公司160多人中,科研人员占到三分之一。企业研制的废旧铅酸蓄电池破碎分选成套装备,占据国内90%以上的市场份额。

韶山高新区正向高而攀、向新而行。胡新平介绍,下一步,园区将聚焦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打造有竞争力的产业链条,助推产业“聚链成群”。

2024-06-08 本报记者 胡文鹏

——湖南韶山高新区推动产业聚链成群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5820.html 1 <p> 优化布局提升发展质量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