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

培养更多高水平现场工程师

□ 本报记者 郑 杨

戴上VR头盔,集成电路制造封装产线便呈现在眼前,学生们通过“虚实联动”的操作体验最新的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流程……5月29日,记者在广东东莞市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现场看到,东莞理工学校等展位上的“莞邑现场工程师”体验吸引了众多参观者。“今年我校准备与华为、紫光集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三方联合,选择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两个新兴产业专业试点,开办现场工程师华为生态班和紫光专班,探索现场工程师培养路径。”东莞理工学校党委书记巫云说。

当日,东莞宣布全面启动“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将分批次、分领域,联合华为、比亚迪、腾讯、京东等在莞重点企业,优先在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业等重点领域,采取校企专班形式在中职学校试点开展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到2027年,实现对公办中职校级现场工程师培育中心全覆盖,培养一大批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现场工程师,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活动现场,多家龙头企业与当地院校签约,欣旺达专班、深信服专班、北汽专班等一批现场工程师培养专班新鲜出炉。

当前,“世界工厂”东莞正奋力向着国际科创制造强市迈进。如何让数百万产业工人同速前行,是摆在面前的紧迫课题。“我们深刻认识到,东莞正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阔步迈向新征程,初步形成了由1.4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百亿元企业、3家千亿元企业等组成的金字塔形先进制造产业体系,更加迫切地需要培养身处生产一线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东莞市副市长黎军说。

“现场工程师是既有技术能力也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升级后的智能化工厂里工人越来越少,甚至一个人或几个人就可以管理一个工厂,能适应这种新要求的人才非常紧缺,迫切需要批量培养。”巫云说。

“经多年探索,东莞现场工程师培养模式初具雏形。”东莞市教育局副局长徐泽文介绍,“近年来,东莞各中职学校联合高职院校及企业,组建企业专班,探索定制式培养,学生毕业后进入合作企业工作,实现‘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比如,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立足松山湖高新产业特色,与华为连续8年合作共建维修技师学徒班;东莞理工学校与华为共建华为鲲鹏产业学院,就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方向进行深度合作。”据了解,东莞市职业院校已与1400多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以支柱产业为纽带,探索组建了覆盖全产业链的16个职业教育集团。

为早日培育出更多高水平的现场工程师,东莞确定了实施路径。徐泽文介绍,该路径包括建立“校企协同”培养机制,实施“校企双导师”制,共同攻关现场难题;实行“以岗定教”培养模式,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生产流程等产业需求对接;探索“纵向贯通”培养体系,推动不同学段有效衔接、链条化培育;形成“岗位认证”评价导向,学生毕业即成为行业认证的现场工程师,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等。

新的探索将进一步推动东莞技能人才与企业的双向奔赴。“面对新挑战能很快适应,能攻克不同的难题,这是企业看中我的地方。”从东莞理工学校毕业后被华为录用的王警敏说。从中职学校起步,进入梦寐以求的企业,如今越来越多像王警敏一样的现场工程师正快速成长。

“东莞致力于培养莞邑现场工程师,体现了其战略性思考和前瞻性布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东莞副总经理张继雄表示,2021年,华为与包括东莞理工学校在内的5所中职学校签约合作,这是华为首次与广东中职学校开展多维度、深层次的合作。在数字化转型发展机遇下,华为将积极参与莞邑现场工程师培育中心建设,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2024-06-08 □ 本报记者 郑 杨

广东东莞——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5817.html 1 <p> 培养更多高水平现场工程师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