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

樊良树

从山间一片叶到千家万户茶,再到茶园里依山就势的帐篷酒店、一年四季大有可观的自然学堂。近年来,一些地方茶业的演进之路,成为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生动范本。不止于茶业,纵观全国,独一无二的三级阶梯地理格局、典型的季风气候等,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得天独厚的环境基座,不少地方经过生态修复后,湿地经济、候鸟经济等发展迅速。打通各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大有可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维持生态系统可再生的前提下,应秉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思路,将丰富的自然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高影响力的生态产品。拓宽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路径,让各种积极因素充分流动,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完善绿色发展价格形成机制。生态系统及基于此形成的生态产品,构成各地的生态优势。无论守绿换金、添绿增金,还是点绿成金、借绿生金,均离不开各地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此过程中,必须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让生态产品研发生产者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得到合理回报,形成休戚相关的利益共同体。应激发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在制度设计、法规制定、绩效考核等方面的作用,推动绿水青山“好颜值”向金山银山“高价值”和“美丽风景”向“发展前景”转变。对进入市场交易的经营性生态产品,赋予清晰辨识度和美誉度,全方位提升生态产品价值,构筑“好山好水有好价”新境界。

金融活水促“绿”生金,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现代社会中,金融对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发展均需要绿色金融“活水”。对此,应统筹构建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体系,拓宽资金融通渠道。通过财政贴息、担保基金、产业基金等形式,引导金融资源投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鼓励资产管理、农村信用社等金融资源利用自身禀赋服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大力挖掘生态资产蕴含的价值意蕴,推动农林牧副渔与先进制造业、文化休闲等产业深度融合,为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提供全方位的绿色消费、绿色信贷、绿色税收支持。

厚植绿色发展理念,提高消费者对生态产品价值的认知。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需要消费者的鼎力支持。生态产品一头连着地方发展,另一头连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我国广阔的内需市场能有效激发生态产品的创新潜能。放眼全球,超大规模市场都是稀缺资源,应当利用好这一优势。此外,应增强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公众优先选购优质生态产品,逐渐增强消费者为生态产品溢价付费的意愿。以生态产品需求牵引和催生优质供给,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推动庞大内需和有效供给彼此成就,形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良性循环。

2024-06-04 樊良树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5588.html 1 <p> 打通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