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资金”难解远忧
近日,某新成立的债券型基金业绩快速“变脸”。上月初该基金踩着2亿元的门槛完成了基金首募,但在打开赎回权限后,仅数天就遭到巨额赎回,基金净值出现大幅波动。这是市场上“帮忙资金”留下的“手笔”。
“帮忙资金”在基金市场并不少见。大多数情况,此类资金的目的是短期应急。有些是为了满足新成立基金的初始募集要求——根据《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的要求,新成立基金募集份额总额不少于2亿份,募集金额不少于2亿元,基金份额持有人数不少于200人;有些是为了应对突发情况所需的短期资金,比如面临巨额赎回时,基金处置资产一时间存在困难,或者为了满足各项集中度的要求,必须让产品达到一定规模等;还有些是为了短期内提升产品业绩和规模。基金公司有规模和业绩考核的压力,尤其是在特殊时点,需要“帮忙资金”提供短期资金支持。
“帮忙资金”虽然对于提升规模、留续产品有短暂帮助,但从长期来看,会损害市场各方利益。首先,普通投资者的利益难以得到很好保障。比如,大额资金申购赎回,会导致资金无法得到充分利用,不但没有产生应有收益,还提高了交易成本,极易造成产品净值波动。
其次,基金经理将难以有效管理产品。任何投资收益都需要时间的积累,而这种资金短期申赎,难以让基金经理按照既有的投资思路有效投资,无法把握投资的节奏和机会,只能不断应付申购和赎回。业绩是基金公司最好的招牌,这种短期行为,最终损害的是基金公司的长远利益。
最后,资金提供方也很难获得正常收益。由于本身是出于帮忙,因此,资金提供方较难从这类短期投资中获得稳定收益。虽然各类补偿协议会避免出现明显亏损,但实际中,补偿协议也容易引发合规风险。除此之外,这类短期资金容易加剧市场的炒作情绪,对于资本市场正常运转和实体经济发展都有负面作用。
“帮忙资金”虽然能解近忧,但无法解远虑,这种帮忙不可取。今年4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公募基金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坚持合规、稳健经营。对于公募基金而言,要尊重投资者、尊重市场,坚持稳健经营。产品规模过小或被大量赎回,只能说明产品的设计和业绩没有得到市场足够认可,进一步优化产品设计,提升产品管理能力,通过业绩挽留住客户,才是正途。产品的发展也有其规律,基金经理应该在业绩上多动脑子,切不可为了短期利益“拆东墙补西墙”,“饮鸩止渴”终究不是长远之计。
为应对可能的风险,必须扎紧监管的篱笆。监管部门应对机构资金占比进行有效监管,避免机构资金尤其是同业资金占比过高,给产品稳定运作带来影响。加大对机构产品大额申赎的管理,避免频繁大额申赎。坚持“穿透式监管、全链条问责”,有效监管短期炒作资金,对于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要优化公募基金考核评价指标,将相关项目纳入考核体系,增强考核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