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以强县工程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本报记者 柳 洁 董庆森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主阵地,也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2022年6月,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要求,以强县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8月23日,由经济日报社、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湖北)县域经济高峰论坛在宜都市举办。专家表示,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单元,县域经济的强弱直接影响着省域经济社会发展。当前我国城乡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充分挖掘县域发展潜力,释放县域强大发展动能,对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强县工程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专家认为,强县工程的“强”是全方位加强,既包括加强经济建设,也包括加强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社会治理等各方面,既包含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硬件建设,也包含公共服务、基层治理、促进城乡要素流动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强县工程的“县”是县域,不仅指县城,还包括县域内的广大农村,要处理好城镇与乡村的关系。这些“县”不仅包括“百强县”等先进县,也包括众多发展相对滞后的县。要加大对基础薄弱县的扶持力度,营造固强与补弱并进的氛围。强县工程既强调抓龙头,也强调补短板强弱项,要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要积极推动平台、服务、资源下沉,推动教育、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强县工程的主要目标是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和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其核心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专家建议,推进强县工程建设,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建设美好家园。要在加强县城建设的同时,构建发展体系、服务体系、治理体系。

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建设,加快补齐县城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基础设施等短板,提升县城教育、劳动就业、卫生医疗、养老服务、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系统提升县城的综合承载能力。优化县城开发建设方式,彰显县城及乡村自然、产业和文化特色,建设适合县城特点的小型化、分散式基础设施。优化县城大型商业中心、标准化集贸市场、文体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布局,提高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打造县域消费中心。

加快农业产业化,全面增强县域产业支撑能力,加快形成特色产业引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科技创新驱动的县域产业体系。鼓励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县域发展内生动力,强化县城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

构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公共服务体系,引导更多资源、资金、人才向基层倾斜、向农村覆盖。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扩大普惠性公共服务供给。同时,还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

专家强调,实施强县工程应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破除制约生产要素城乡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08-24 本报记者 柳 洁 董庆森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59840.html 1 <p> 以强县工程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