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径0.1米至1米不等的碎石块被装入大型破碎机,经筛分、粉碎、细碎等工序,成为直径不到1毫米的成品方砖优质材料。在浙江绍兴上虞城市资源再生利用绿色综合体项目现场,成堆的碎砖石“摇身一变”,从“城市伤疤”变为环保建材,整个过程仅用20分钟。
绍兴市是全国“无废城市”试点之一,也是浙江唯一的试点市。绍兴在东南沿海城市中具有一定样本价值:人口500多万,地域约8200平方公里,产废工业企业超4万家,工业和生活领域固废量大,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废弃物等固废门类多。
“试点建设两年多来,我们始终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以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主要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危险废物为重点,实现源头大幅减量、充分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置。”绍兴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方林苗坦言,在生态环保产业化方面,绍兴有基础,但也面临压力和挑战,处理能力不足、专用设施缺乏是一块短板。
“只有后端具备充足处理能力,前端分类才更有意义。”方林苗说。
今年起,除应急处置外,浙江49个垃圾填埋场全面终止作业。对绍兴来说,禁止填埋后,生活垃圾可通过焚烧等方式处理,但建筑、印染、纺织业等工业固废处置较难。为此,绍兴在上虞区打造首个城市资源再生利用绿色综合体,项目总投资约1.3亿元,处理规模每天500吨,让周边工业固废实现无害化、资源化处置。
“项目投产不久,这些从工地拉回的建筑垃圾,经过一系列工序,成为受市场欢迎的环保砖材。”参与项目建设的上虞环集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负责人张陈亮向记者演示:在电脑上确定不同配方比,点击“确认”,建筑颗粒被输送至搅拌平台,搅拌后通过传输管道送到生产主机,规格各异、节能环保的多孔砖、标准砖、空心砌块砖就诞生了。利用这套资源化处置系统,每年生产环保标砖上亿块,既破解了以往固废堆砌库容资源有限问题,解决了处理“老大难”,又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资源化利用固然重要,源头减量同样不可或缺。在绍兴柯桥区中国轻纺城,曾分布着数百家大大小小的印染企业,产出的各类固废不计其数。近年来,柯桥下大力气推进印染业搬迁集聚、改造提升,印染企业缩减一半以上。
“从粗放发展到整合集聚,本身就是转型过程,虽有阵痛,但这道关卡必须过。”柯桥区中国轻纺城建设管委会党工委委员王小东表示,在“无废城市”建设中,要跳出固废抓固废,除了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还应增加科技投入、采用先进工艺,从产业源头减废,占据绿色印染制高点。
作为轻纺城率先转型企业,柯桥宝纺印染有限公司给每台定型机器配备先进的废物处理装置,并投资1.2亿元,以绿色环保设备替代高能耗、高排放设备。“技改投入大,效果显而易见。”企业负责人虞宝木说,“同样能耗下,工业固废减少30%,公司年均产值增长20%。”
用固废减法做大产业,用科技加法赋绿产业。眼下,“无废城市”建设在融入绍兴城市发展战略的同时,更加速催化当地产业转型升级,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美丽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