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10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市南川区山王坪镇庙坝村:
从“因山穷”到“靠山富”
本报记者 吴陆牧

青山掩映,流水潺潺,雨后的重庆市南川区山王坪镇庙坝村弥漫着宁静祥和的气息。

看到不少村民的家门紧闭,记者感到诧异:“人都去哪儿了?”“都在山上忙着干农活呢!”57岁的庙坝村党支部书记程坤祥快人快语:“庙坝没有懒人!”

庙坝村地处渝黔两省市交界的峡谷地带,海拔1300多米,全村121户369人。过去,由于交通闭塞,土地贫瘠,庙坝村一度是当地出了名的穷村。土豆、红薯是当地人赖以生存的口粮,村里曾流传有“三元庙坝石疙瘩,红苕洋芋包谷粑”的民谣。

村民们意识到,摆脱贫困要先把路修起来。1985年的一个晚上,全村人聚集在火堆旁,召开了公路大战誓师大会。“村民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肩挑背扛、一锤一铲,硬是修起了一条3米宽、20公里长的出村公路。”程坤祥清楚地记得,为了赶时间,村里的男人们把铺盖卷带到工地上,饿了就啃家里送来的红薯洋芋,累了就倒在碎石子上休息,醒来又接着干活。

路通了,脱贫就有了底气。51岁的庙坝村一社村民夏春学如今种植了30亩黄连,年销售收入10多万元。“尽管这里土壤和气候适合黄连生长,但能把黄连做成致富产业,还得感谢程坤祥。”夏春学告诉记者,1992年,程坤祥率先在村里种植了2亩黄连,取得丰收后开始发动村民们种植,带领庙坝村迈出了产业发展的第一步。

“坚持‘以绿为本’发展产业,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走绿色致富之路。”程坤祥告诉记者,庙坝村的黄连种植面积已经从2014年的900亩增加到2019年的1800亩,产值也从60万元增加到275万元,黄连带走了村民的艰苦生活,“不爱存钱爱存黄连”成为了庙坝村的生财之道,黄连产业成了村民的“绿色银行”。

不仅特色产业发展得好,庙坝村乡村旅游人气也很旺。记者了解到,2015年,庙坝村依托生态优势,开始发展森林旅游。2019年,全村接待游客3.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10万元,同时带动村民劳务增收20余万元。

如今的庙坝村,生态优美,产业兴旺,村民人均年收入已经由2014年的4600元增长到2019年的2.8万元。“当前,庙坝村正一边扩大特色产业的规模,一边打造农产品品牌,同时完善乡村旅游服务功能,大家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程坤祥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