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后,河北坝上霜重风硬,气温走低。而在坝头高地张家口市张北县小二台镇的一处宾馆会议室里,则暖意浓浓、座无虚席。
正在这里召开的2019年张北蔬菜产销座谈会上,一位身材高大、满头白发的老人正给张北县蔬菜种植大户、蔬菜商会成员等参会人员讲解明年特色菜种植品种的市场行情。
“老杨还是这么硬朗,自己开着电动小三轮拉上种植的特菜来给我们上课。这可是我们菜农的‘财神爷’,你不听仔细了可要吃亏哟!”小二台乡种菜大户刘库一边做着笔记,一边给一个新入行的小伙子讲。他口中的“财神爷”名叫杨福存,今年已经79岁,是河北农业大学的一名退休教授。
扎根坝上的文化人
距离张北小二台镇河北农大张北实验站不远的一处路边门脸房,是杨福存在张北的“家”:一间宿舍、一间杂物室,房后是一片蔬菜大棚,种植的每种蔬菜都标着编码。“特菜是我现在研究的方向,这些菜附加值高,一旦推广,农民的收入会更高。”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为了这些菜,杨福存一年中有300天住在坝上,3个女儿称他是家里的“编外人员”,老伴也笑说他回家是“做客”。
1990年,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为推进国家连片贫困地区脱贫工作,针对张家口坝上地区农业生产,实施了一项旱地农业科技攻关课题,河北农大作为第一承担单位,要选派一批优秀科技工作者来建实验站。时年51岁的杨福存主动请缨,担负课题组负责人,从那时起他就扎根在这里。
当时的坝上,粮草短缺、经济贫困、生态恶化。张家口地区主管农业的副专员费道说:“张家口坝上地区条件如此恶劣,河北农大的老师们能来就很不易。”
由于张北地区属于高海拔严寒区域,当地主要农作物只有莜麦、土豆、胡麻等几项,而且产量很低。比如占到种植面积70%的莜麦,当时的最高亩产不过百十来斤,一旦遭遇旱年产量就更少。
杨福存参与的第一个重大项目就是推进莜麦增产。当地老百姓贫困闭塞的生活环境,深深地激发了杨福存和同事们的使命感,他说:“一年不行就两年,两年不行就十年!”
原野上,杨福存和同事们与土地亲密接触。从春天播种到秋天收获,几乎每天都出现在现场。特别是夏天的坝上,太阳紫外线照射强烈,在浓密的莜麦田中,头顶太阳晒,地下热气烤。但杨福存他们这些城里来的文化人似乎比当地农民还能吃苦。在一系列攻关措施实施后,课题组筛选出了采用氮磷配方施肥,实施合理密植改善行株距离等方法取得了好效果,使得坝上莜麦亩产由100斤提高到200斤,随后又提高到400斤,一举改变了张家口西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大多数农民粮食不够吃的历史。
1994年底,根据课题安排,杨福存和同事到坝上各县调研,他们发现,坝上区域虽然粮食增长了,但老百姓的生活依然不富裕,原因是这里的传统农作物不具备市场优势,农民的农产品卖不出钱。
能不能改变种植结构,在坝上发展错季蔬菜?课题组的建议立即得到省里有关部门的支持。1995年春天,杨福存迫不及待地在张北搞起了白菜种植试验。就在试验最为紧迫的时候,他的右眼患上严重的白内障,不得不做人工晶体移植手术,术后视力仅为0.02。就在此时,他得知自己的小拱棚育苗由于遇到倒春寒,全军覆没了。他不顾医生和家人劝阻赶回张北。为了不误农时,同是项目主持人的张立峰教授做了杨福存的“眼睛”和“拐棍”,进行第二次育苗。
功夫不负有心人,杨福存在坝上试种的两个品种大白菜全部获得成功。“看到杨老师每天靠着微弱的视力,整理试验数据,我既心疼也钦佩,从杨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纯粹与初心。”张立峰感慨地说。
跨行越界的经纪人
为了说服农民种植蔬菜,杨福存骑着自行车到周围的自然村挨个做工作。最后还是5里外的徐家村村党支部书记徐鸿“可怜”杨福存,同意在村南开辟30多亩山坡地试种蔬菜。
到了播种季节,杨福存草帽一戴,裤腿一挽,免费把种子送到农民手里,和农民一起整地、播种、管理,随时观察蔬菜长势。
人努力,天帮忙,当年9月他们试种的蔬菜大丰收。“菜是我让农民种的,我一定要让他们看到好效益。”杨福存雇来大货车,装上村里种的几种蔬菜,凌晨1点向北京蔬菜市场进发。由于司机线路不熟,汽车到达北京蔬菜批发市场时,那里已经散场,蔬菜不仅没能卖到合理价格,再加上人员消耗,杨福存还赔了4000多元。
有心栽花花未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就在此行中,他们认识了广东常驻北京的两名菜贩。两人了解情况后,决定去张北考察。
他们在杨福存的引领下来到菜地,看到品质好、少虫害的蔬菜,当即拍板:“徐家村的菜有多少要多少。”在杨福存的协调下,客商以每斤0.2元的价格全部收购。这一年,徐家村仅大白菜就人均增收200元,每亩收益相当于10亩莜麦的收益。
此后,杨福存又在油娄沟乡兴隆村采取小拱棚纸筒育苗,定植大田,使得坝上冷凉的气候条件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当年,白菜每亩产值5000元左右,最高亩产值达6400元,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技术很快普及到坝上各县,并一直沿用至今。
杨福存那一次看似并不成功的经纪人行为,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他招来的两名广东客商成功进行了北菜南销。此后,坝上4个县的蔬菜种植面积迅速扩张。截至2000年,达70万亩,其中70%蔬菜销往南方,产值突破15亿元,成为坝上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
悯农爱农的知心人
近30年来,杨福存始终心系百姓,悯农爱农。他51岁来到坝上,本可以工作一段时间就轮换回学校,可他认为技术工作必须保持连续性,于是,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做,他成了实验站坚持时间最长的人之一。
2010年,杨福存已年过古稀,他却表示:“现在正是农村小康建设的关键阶段,尤其是脱贫攻坚,离不开技术培训,我这个老党员当然不能忘了初心,还应该贡献最后的力量。”
张立峰感慨:“杨老师是一个替国家和百姓着想的好老师,在张北实验站工作的几十年,他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们,感动着我们。”
1998年1月,张北发生7级地震,正在学校总结一年来科技成果的杨福存得到消息后,立即与学校工会主席带着师生员工捐赠的棉衣被褥和6.4万元捐款,冒着零下30℃的严寒前往张北慰问。路上他得知老父亲病危。然而,他秉承老父亲“国事大于家事”的训诫,不仅将物资送到张北受灾群众手中,还专程赶到实验站查看,确定他们的实验设施和实验资料完好无损。在处理完这些事后他才匆匆赶回老家,此时老父亲已不省人事,在当晚离开了人世。
“杨老师是咱张北百姓的恩人,咱们周边的农民谁不是靠杨老师教的技术富起来的?谁没有得到过杨老师的关照?”小二台乡蔬菜种植大户刘贵说,“杨老师刚到这里时,是骑着自行车到农田里指导农民。现在年纪大了,他买来一辆电动车,走村串户给咱农民传经送宝,能不让人感动吗?”刘贵告诉记者,“有一年,我因为在外打工,没顾上给秧苗浇水,等我匆匆赶回自家试验田,看到杨老师一个人帮我把秧苗地全部浇了个透。你说有这样的老师我们能不富裕吗?”
近30年来,杨福存教授不仅没有拿坝上人一分钱的报酬,还贴上自己的工资为坝上百姓送种子、送资料、送技术。如今,年近耄耋的杨福存依然初心不改:“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只要活一天,就要为坝上人工作一天,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要让坝上群众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