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9年1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产业政策要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变
熊 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结构性政策要强化体制机制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经济座谈会上指出,要推进产业政策由差异化、选择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变,清理违反公平、开放、透明市场规则的政策文件,推进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

产业政策是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实践中,各个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都在运用产业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借鉴日、韩等国家的经验,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在促进产业发展、提升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我国在较短时间内走过了经济发展的追赶期,并积累了宝贵的产业发展经验。不过,那种差异化、选择性的产业政策,由于过多地以政府选择代替市场选择,会同时产生某些负面效应,如所有制歧视、不公平竞争、重复建设、要素成本上升、资源配置效率低、环境污染加剧等。

近年来,我国产业政策的功过得失引发了广泛讨论,除了对产业政策本身作用方式和效果予以反思,更重要的是我国经济发展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当前,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会期,既面临着历史机遇,又面临着严峻挑战。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过去粗放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只有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打开新局面。但是,这样的优化升级比过去弥补短缺更复杂,如果再简单沿用“老套路”,用差异化、选择性的产业政策鼓励特定产业发展,由政府来选产业、定项目,既影响效率,又容易选错,可能会失大于得。

产业政策应该如何转?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新时期调整完善产业政策提供了基本遵循。要全面把握好总供求关系新变化,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真正形成市场和政府合理分工、推动发展的新模式。

普惠化的产业政策,要推动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产业政策要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打破“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隐性壁垒,消除行政垄断、规模歧视和所有制歧视,真正做到“英雄不问出处”,促进新技术、新组织形式、新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深化要素领域改革,减少政府对要素市场价格的干预,激发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资本的积极性,最大限度提升经济运行效率。此外,以普惠式减税降费等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功能性产业政策的重点是弥补市场失灵。强化创新驱动,加强基础研究,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健全以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加强市场监管等,加快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此外,还需加强不同政策的统筹兼顾。不仅要推动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相互协调,形成合力,还要促进产业政策与财政、货币、区域、社会政策等的协调,共同助力高质量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