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刘嫣然接到在柬埔寨找水的任务时心生疑窦:“湄公河在柬埔寨境内蜿蜒500公里,境内的洞里萨湖是中南半岛最大湖泊,低水位时面积2500多平方公里,雨季湖面达1万平方公里,这样的国家会缺水?”
刘嫣然是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海外部赴柬专家组的负责人,她最初的怀疑不无道理,因为柬埔寨属热带季风气候,5月份至10月份为雨季,11月份至次年4月份为旱季,受地形和季风影响,各地降水量差异较大,最高可达5400毫米,首都金边附近约为1000毫米。
在很多没到过柬埔寨的人看来,这个拥有吴哥窟的国家美丽犹如世外桃源。但是,只有身临其境才知道这里的艰苦。其中,作为生命必需品的饮用水问题首当其冲。
柬埔寨的城市里有自来水,却不符合饮用水标准,水龙头里放出来的水喝了必定生病,需要另外购买桶装水才能饮用。据报道,柬埔寨约有1000多家桶装水供应商,只有约100家是符合资质的。而且,桶装水水质很硬,肾结石是柬埔寨的常见病和高发病。城市尚且如此,乡村就更困难了。
乡村旱季缺水是中南半岛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柬埔寨的乡村中,家里储存的雨水不够饮用,只能饮用附近污水池塘中的积水。少数村子有水井,但在旱季照样压不出水来。
为帮助柬埔寨解决旱季缺水问题,应柬政府请求,2016年底,中国政府决定援助柬埔寨六个省开展乡村供水工程。中铁二院受中国商务部委托,选派刘嫣然团队开始了找水之旅。
然而,柬方没有用于找水项目可研性研究的技术团队和经费预算,同时水文资料稀少也是刘嫣然遇到的重要问题。经过不断挖掘梳理,刘嫣然团队发现,在基层打过井的省份有一些零散的信息可供使用,于是以此为基础开始了夜以继日的工作。
在勘探和考察过程中,中国专家被柬埔寨的贫困所震撼。柬埔寨城市中1美元一份的素米粉滋味寡淡,却是乡村儿童难以企及的美味,他们的早餐是分量很少的一份油炸蚂蚱和水塘中取来的重金属和大肠杆菌严重超标的污水。刘嫣然是一位母亲,每当看到和自己孩子年龄接近的柬埔寨儿童喝着脏水、吃着蚂蚱时,为这些孩子找水的任务就上升为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柬方的配合下,刘嫣然团队最终在28天里完成了勘探和考察工作,在两个月内提交了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7年3月28日,中柬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乡村供水项目一期立项换文,项目正式进入了实施阶段。4月25日,柬方完成项目承建方招标工作并下发中标通知,中标方中核集团随即着手运送部分物探设备到达现场展开前期准备。5月12日,双方正式完成总包施工合同签约。截至目前,中核方面已完成一期5个省的水文地质调查、物探测量,进入勘察设计等工作阶段,项目进展顺利。
完成任务的刘嫣然已踏上回国的航班,她希望下次有机会回到柬埔寨乡村时,能看到那些眼睛明亮的孩子们喝上干净的水,露出纯净的笑容。她知道,那是她和无数中国员工的努力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