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百姓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3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传统中医针灸技法已传播至183个国家和地区,国外研究步伐正在加快,从业人员超过30万,目前应用范围还在扩大——
古法针灸演绎的现代故事
本报记者 韩 霁

左上图 庞建宁正在自己的艾灸馆为客人按摩。抽空接受按摩、针灸等保健服务已经成为很多上班族的休息方式,在北京就有300多家针灸馆。

右上图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所的展厅,陈列着我国历代教学所用的“铜人”,已成为珍贵文物。 韩 霁摄

下图 针灸也在走向智能。图为不久前面世的“华夏中医药针灸智能系统”,可以用于家庭保健。 韩 霁摄

2月17日,周五,北京中央商务区(CBD)的高楼群中,人们行色匆匆。

当记者走进位于光华路上一个闹中取静的小区大厦顶层艾灸馆时,顿感与喧闹的街区相隔开来,艾香氤氲、音乐舒缓,精神也随之放松。这家艾灸馆约300平方米、5个房间,放置10张艾灸熏蒸床,可提供熏蒸、按摩、中药贴敷、艾灸整套保健服务。经营这家艾灸馆的庞建宁大夫自我介绍是“马氏”艾灸的传承人,师从名医。“我们每天大约接待10位至20位客人,来之前需要预约,一次费用300元左右,客人以高收入人士居多。”庞建宁说。

经常来这里做艾灸的刘女士在附近上班,工作间隙常来这里放松:“长期伏案,颈椎不好,来这里做了一段时间效果很明显。”她还把朋友家人也介绍到这里。2011年庞建宁来北京创业前已经在深圳干了14年艾灸,他告诉记者,现在热衷于艾灸的人越来越多,他的客人主要以改善睡眠、缓解腰颈肩疼痛、抗疲劳等问题为主。

针灸的用途现在已远不止这些。 “感冒不一定要输液、用抗生素,扎个针、放点儿血、拔个罐,也可以很快解决问题。”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向记者介绍针灸的适用范围,“中医科研院针灸研究所用针刺的方法和灸法治疗卵巢早衰,现在病人很多。每天限号80个,还是有很多人挂不上号。现在全国已建立了针灸治疗卵巢早衰联盟,目前有几十家单位加入”。

仅在北京,像庞建宁这样的灸疗馆就有300多个,分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工作之余,做个按摩、拔个火罐、做个艾灸,成为不少人的选择。

谁在做?

“针灸最缺的就是人,针灸方面的专业人员太少了。”刘保延更关心针灸人员的培养。

他认为,现在针灸人才的培养有很大问题。针灸培养至少应该分成两个层次,一个是医生层次,一个是技师层次。现在培养的人基本上都在医生这个层次,技师这个层次非常欠缺。原来针灸、拔罐、贴耳洞、取针都是护士做,实际上这些工作都应该由技师去做,但我们缺乏这方面的人才。

从针灸人才培养看,在我国,要成为一名针灸医生,需要经过大学5年的正规教育,再加上3年的硕士阶段。目前在医院里从事这方面工作,硕士学历都不行,必须是博士,加上3年博士学习,总共需要11年的培养。

在国外,针灸师相当于技师,一般需要1000多个学时的培训学习,少的300多个学时,通过考试,就可以拿到执照。国外的针灸师是可以扎针的,但我国法律规定,只要是破皮进入人体的诊疗方式,必须是医师来做。正是由于门槛高、要求严格,我国这方面的从业者缺口很大。

庞建宁在深圳时参加了由市里卫生部门组织的考试,在北京执业,由于没有专门的艾灸从业资格证,现在所持有的还只是按摩师证。“在国内,中国针灸学会目前注册的2万多人,都是医生。实际上,在医院这个层次上从事针灸的人员,有四五万人。在民间的健康服务业中,使用针灸、拔罐、刮痧的人员大有人在,实际数字远大于统计数据。”刘保延介绍。

记者了解到,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已成立30年,到现在为止,有192个团体会员,涉及53个国家和地区。初步统计,目前,国际上有183个国家和地区使用针灸疗法,涉及针灸人员近30万人。

谁在用?

针灸“走出国门”后,正在发生很多变化。刘保延根据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掌握的情况分析认为,现在国际上针灸出现了一些明显变化。以前使用针灸主要集中在个人诊所,现在已经开始从诊所走向医院,很多大医院的补充替代医学中心里都有针灸,不仅治疗痛症、神经系统疾病,还用在生殖系统疾病、肿瘤上。

另一个趋势就是从临床研究逐渐向基础研究深入。以前国外对针灸质疑居多,现在不少国家已开始加入到研究行列,国际上的针灸临床研究报告也逐年增加。包括专门从事脑功能成像的团队、研究细胞分子的团队都开始关注针灸。

还有一个趋势是立法方面,国外在针灸方面的立法比中医要多很多。不少国家认为针灸和中医是两回事。从原来的没有人管、非法,到现在已经有了立法,使用针灸这种趋势很明显。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研究员黄龙翔介绍,美国军方把针灸作为美国士兵战时保健的装备。“我们把美国的主研人员请到针灸研究所来介绍他们的研究工作。在治疗战争焦虑症方面,他们发现耳诊很有用。”

国外比国内更重视针灸针具的改良。刘保延曾经在日本专门参观过青林针厂,印象深刻。“那是个很小的厂子,都是机器人操作,该厂生产的针灸针数量已经占据全世界针灸市场半壁江山。”

2016年11月份,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在日本召开世界针灸大会,有2000多人参加。让刘保延意外的是,参会人员绝大多数都是西方人。“这是很大的变化,针灸已经不是华人的专属。”西方对针灸的理解完全不同于我们的方法和理论,很多人提出“西方针灸”,阐述西方针灸理论。

无论是器具方面、研究方面,还是应用范围,国外开拓了很多针灸的新领域,甚至做得比国内还好。这种趋势对针灸发展来说,是难得的机遇,但是对我国作为针灸发源地提出了严峻挑战。走向世界后,对针灸的研究应该站到新起点上。

谁在变?

如果说简、便、验、廉是中医的优势和吸引力所在,国外情况却并非如此。中国针灸学会副秘书长刘炜宏介绍,目前针灸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使用范围和接受服务的人远远超过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国际上使用针灸最普遍的是美国、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在很多国家,针灸没有被纳入保险,而且费用不低,所以更容易被高收入阶层和对健康保健要求高的人群接纳。

除了保险,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医源性疾病、药源性疾病的认识问题。越是发达国家,对医源性疾病、药源性疾病的认识越清楚,越追求自然疗法和绿色疗法,针灸恰恰能在这方面满足需求。所谓医源性疾病,刘炜宏解释,“就是在医院里产生的疾病,比如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副作用、抗药性”。

刘保延介绍,针灸在国外的第一大应用是各种痛症。美国的医疗指南中推荐38种针灸治疗,大部分都是治疗各种痛症为主的。“还有一些是西医治不好的病,像过敏性鼻炎、妊娠呕吐,以及肿瘤放化疗以后的副反应等,因此针灸治疗广受推荐。”

除了医疗领域,针灸在国外的非医疗领域,像疲劳缓解、运动员快速恢复体力、美容等方面也很热门,并广泛应用于治疗紧张、抑郁类疾病。针灸的治疗范围,正在从疼痛类疾病向非疼痛类疾病延伸。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