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的底气不在装饰,不在价格,在味道
谢集是苏中仪征的乡村,地名取“汉初四杰”之一张良卸甲之意,此处还有纪念樊哙的樊公殿,与张良卸甲相互印证,看起来颇像故人故事,毕竟未经考证,不敢多嘴多舌。咱们说面,谢集煮面。
一个煮字,最平民,最家常,煮饭,煮粥,煮鱼,煮花生,煮豆子……哪家生活离得了煮。煮相对其他烹饪方式,时间上要长一些,让食物与汁水充分融合,合二为一。作为此地除大米之外第二主食的面条,当然也可以煮啦。为什么面以地名冠,只因此地独有,至少周边,出了谢集,没有煮面。
第一次吃谢集煮面,颇有陋巷见美人的讶异感。
谢集至今有逢街的习俗,我好热闹,喜欢赶这样的趟。婆婆闲不住,自家种的蔬菜吃不完,逢街时拉上街卖。那天逢街回老家,婆婆在菜场,就去迎她。知道我早饭没吃,婆婆从卖菜摊位上站起来,拿两根顶花丝瓜,带我去菜场边上面馆里吃面。下面的女人,婆婆喊她红香,关照她:“给我家老儿媳妇下碗手擀煮面,用我带的丝瓜。”
红香利索地忙着。炉子有俩,都烧炭。铁炒锅热油,蒜粒炝锅,干煸肉丝,放水煮,下榨菜丝,挑半勺剁椒,加滚刀切好的丝瓜,坐好了锅就不管它。另一只炉子上,桶锅里开水由小花到大花,滚得渐欢。红香移到案板前,做手擀面。不是事先做好晾那儿等人来,是来一人做一份。这样不投机取巧的现场制作,先得我好感。一个面剂子,压成饼,揉成团,如此二三回,切成筷子宽筷子长的条,面粉堆里抖几抖,防粘,一小把四五十根拢一拢抛进开水锅里。眨眼功夫,面条就好了。将面叉到大铁锅里,煮两分钟,捞面进碗,再将汤汤水水一起倒进碗里,精华全覆在面上,不多不少,正好一碗,这就是功夫。此刻,肉丝鲜红,榨菜金黄,丝瓜碧绿,拌一拌,还有蒜泥白、剁椒红,色泽丰富,要卖相有卖相,要味道有味道。还不贵,这样的一碗面,在谢集只要6元钱。走遍全城不可能吃到。城里套路深,我要回农村。
吃谢集煮面能唤起你对鲜这个字最初的记忆。这个鲜不是味精鸡精调出来的鲜,不是筒骨棒骨熬出来的鲜,更不是老母鸡野甲鱼炖出的鲜,这些都不是本事。谢集煮面的鲜纯粹是食材的自然组合,原生态,纯自然。肉丝天不亮就在旁边肉案上割,当然是乡下家养的土猪,看不上的不要,不好的部位人家也不敢给,抬头不见低头见呢。肉拎回来,手工切丝,不用绞肉机,说是细细糟糟的,口感不好。配的蔬菜呢,两根丝瓜,从藤上剪下到吃到嘴里,一小时不到。这些天然食材的本色本味混合起来,足以勾引馋虫。如果加入手工擀面的碱香,还有自家紫蒜的蒜香,秋高气爽之际腌的剁椒香,肯定没救了。各种香味齐聚口腔,唤醒肠胃,只顾筷子卷搅,呼呼吸面,大快朵颐,末了连汤都不剩一口。
丝瓜不上市的时候,也不用担心谢集煮面的配料,可以用其他应季蔬菜代替。春天的小青菜,初夏的南瓜藤,仲夏的红苋菜,夏秋之际的白苋菜,还有西葫芦、山芋藤、毛豆米……多得数不过来,有哪样就用哪样,吃的就是上市鲜。哪怕冬天,蔬菜稀缺,仅有的几样又贵得惊人,会做生意的店家就用自己腌的雪里蕻咸菜代替蔬菜,那雪菜,金黄闪亮,咸淡适宜,别有风味。
我对美食没有一点抵抗力。每次回乡,总要去吃一碗谢集煮面,不吃就不舒服。次数多了,发现店家还挺照顾客人个性化需求。如果特意关照加几只水饺,也可以。饺子是主人现包现做的,韭菜白干馅,现场擀饺皮,几乎不沾荤腥,婆婆说人家是为省本钱,可我偏爱这清淡的饺子。韭菜是本地韭菜,红根的那种,香;白干是谢集窦家白干,四乡八集的人赶来买,自有特异处。你想想,有这样三五个饺子在煮面里,这一碗面得多丰富?韭菜绿,干子白,对比鲜明,诱人食欲。加在一碗本身就够好的煮面里,真是锦上添花。怎能不吃得大汗淋漓,吃得心满意足,吃得恋恋不舍?
如今的时代,一切都那么急匆匆,要想吃到一碗可心可口的面,着实不容易。城里的面馆看似开了不少,大多装潢考究,要价也豪气,一碗面的价格,可以买上五六斤猪肉,却不知,面的底气不在装饰,不在价格,在味道。许多地方的面,汤是汤,面是面,老死不相往来的样子,隔阂得厉害,厨师这个大媒没做好。谢集煮面将汤与面巧妙地融为一体,仔细看了,也只是简单家常的操作呀,却浑然天成。谢集煮面深谙面之王道,各种食材从卖的人手里到锅里的时间最短,一切都尽可能新鲜,煮出本味。吃上这样一碗面,直羡慕乡下人的奢侈。
双休日没事,去谢集吃面吧,保你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