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7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追求极限 说虚构
□ 梁剑箫

倘若要创作出具备中国特色的一流幻想类作品,原创作者应确立一套属于艺术自身的逻辑系统和语言系统

近日,趁《魔兽》行将下线之际,到影院赶上了末班车,足足过了两个小时的瘾,尽情回味高中和大学时代的特有情怀。整场观影,令我对这部电影中构造的超现世精神世界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超现世精神世界,是指依托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虚构世界,譬如《哈利波特》之魔法世界、《星球大战》之原力世界、《黑客帝国》之自由世界、《指环王》之中土世界。小说家或剧作家通过这些貌似虚构又极映真实的世界,传递出特定人生价值取向、生活感知或道德拷问。细细观察不难发现,这类作品多来自于西方,常常出现于受众挂在嘴边的“美国大片”和“美剧”中。我国的幻想类小说和影视作品则极少塑造出令人拍案叫绝的超现世精神世界。偶尔冒出来一两个,仅是昙花一现,多供本国老百姓欣赏,产生世界性影响的佳作难得一觅。究其缘由,在于作家和编剧缺乏对本民族形成的历史文化形态的认识,及其与欧美、日韩等国的幻想类作品之内在文化形态的区别,结果造成大量“胡编乱造、照搬照抄”的三四流同类作品以网络小说和影视剧的形式横行于各类传播平台,占据着眼球,形成可怕的恶性循环。

倘若要创作出具备中国特色的一流幻想类作品,建立独一无二的超现世精神世界,原创作者应确立一套属于艺术自身的逻辑系统和语言系统,即只在作品的世界里才成立的逻辑和语言。在那个世界,只有故事中的人物才能进去,生活中的人进不去。举例而言,对于魔兽世界的兽族和人类来说,他们在观众眼里如同另一个星球的异类,反之他们视观众也同样为其他时空的异族。可谓“现实远观想象,想象眺望现实”,文学的神秘和深邃可见一斑。

有了精致的逻辑和语言系统,原创者还须通晓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并解其精髓,将之打散后融入想创造的幻想世界,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对人性变化、中国文化兴衰因果和国民性格形态给出解释。在这方面,《西游记》做得很漂亮。这部小说塑造的神魔世界影响世人至今。这个世界中有儒、道、佛的风韵,还有存在主义、结构和解构主义等一脉相通的哲理诗情——“自由的隐喻”,更兼有无厘头和“盗梦空间”的惊奇欢乐,不得不说是天才之作。倘若古代存在互联网和影视公司,恐怕这部作品会成为点击量最高的网络小说和改编成影视剧次数最多的原创幻想类文学。只可惜,今人之想象力固然远超古人,历史和传统文化功底却落后太多,故而只能暂且创造出《鬼吹灯》《盗墓笔记》之流的内容。这些作品自然畅销于市场,盈利于一世,读起来也很好看,可能否如《西游记》般传上几世则极富悬念。

系统架构和文化内涵的问题解决之后,原创作者还应区别作为舶来品的他国历史文化形态,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超现世精神世界过程中避免雷同。如今国内的魔幻现实主义类型电影之所以难成“大片”,不够精彩,除去演技和制作技术方面的因素,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原创作者太容易受到西方同类故事影响,太容易事先将这些故事当成心中难以逾越的标杆或模板,无法在客观清晰的中西对比后发挥创造力,达到“中体中用”之至高境界,成就真正的中国式幻想类大片。这是一个遗憾,更是有潜力可挖的征兆。

郭沫若曾经在谈到历史剧创作时说道:“历史研究是‘实事求是’,史剧创作是‘失事求似’,史学家是发掘历史的精神,史剧家是发展历史的精神。”对于幻想类作品而言,它其实是在追求“失事求似”的极限。倘若原创作者能深刻理解这四个字,那么我们必将迎来中国版《魔兽》火爆全球的那个日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