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5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还是要读古诗
□ 半 岛

很多人把三言两语就能说明白的事,絮絮叨叨讲了一大堆话。可见,还得读点诗,学学如何字斟句酌

说来惭愧,我平日里舞文弄墨,却不会写诗。所以即便去参加一次诗会,也只能称之为凑热闹。可自古“诗文不分家”,虽不会写,倒也是爱读的。尝读诗坛前辈论诗歌文字,提到不管做哪一类的文学,旧诗“都有大量的高级营养供你吸用”,吸用这些养料之后,“就会感到你的小说你的文章得到了神助”。诚哉斯言。

我以为我从旧诗中吸收的最大养分,即是简洁。当下许多人思维活跃,观点也有一些,却常失之于拙劣的表达。把三言两语就能说明白的事,分成了洋洋洒洒好几页纸,或者是絮絮叨叨一大堆话。看似来势凶猛,可理屈一定词穷,辞多却未必达意。动辄长篇大论,易成断了线的风筝,让受众难觅焦点。如今生活节奏太快,时间金贵,更经不起这般折腾。其实好的观点,不是堆砌出来,而是总结出来的。凝练、含蓄,是表达的第一要义。旧诗本身,不论四言五言,还是七言律诗,都有严格的字数限制。这就逼着每个作者,用最简单的字句说最复杂的故事。而好的旧诗,一句话就是一个意境,用“字斟句酌”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了。平日多读多体会,长此以往,纵然不会作诗,至少也能吟几首。古人作诗时那惜字如金的习惯,自然也能不自觉地带入自己的表达之中。

一句话一个意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大量的典故、背景和深意,隐藏在表面的寥寥数语里。以至于很多诗作,常给人晦涩难懂之感。我常见喜欢读诗写诗的人,面相和蔼,谈吐风雅,不急不躁。纵然前一秒金刚怒目上眉梢,后一秒多半用菩萨低眉来化解。细细揣摩,可能还是源自于诗。自己的“字斟句酌”,已是慢工出细活,而研究别人的“字斟句酌”,也得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才好。天下文章一把抓,信息量只会空前,不会绝后。一目十行者有之,囫囵吞枣者大把,恨不能成闻太师或者二郎神,多长一只眼,能看得更快些。有的文章又臭又长,论据摆在前,论点在最后,倒适合这种读法。诗则大不同了,篇幅有限,字字句句都暗藏玄机,非静心不能读也。经常读诗,静心成了习惯,人也容易变平和。遇事不慌、办事不忙,相处起来舒服,自己乐得自在。所谓文雅和修养,不关风月不关情,跟学问和阅历也无涉,只看能否善待周遭的一花一草、一字一句。

自古文无定规。一边有人在立下作文的规矩法则,另一边总有人不断打破它。直到五四,给人一种错觉,但凡新的总是好、旧的一定坏。这就把旧诗连带文言文,一起逼到墙角。就新诗而言,很是出了一批好的作者,白话文兴起、发展、壮大,让包括我在内的一些人,也能凭借几篇文章出点风头。人心是爱自由的,为文也是如此。但有些规矩,似不可轻易打破。新诗之于旧诗,白话文之于文言文,充其量是“另立山头”,绝非“取而代之”。毕竟总还有人在写、在读旧诗。它还是保留自己的行规,也正如中国传统的旧文化,并未被时代给裹走了去。

五四中人,像鲁迅,会鼓励“少看或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那是时代的呐喊,也是时代的局限。真想学鲁迅,得先学他读遍中国书,写出那样水准的文字,再来口出狂言。否则只记得他的结论,对中国文化不存一丝一毫的敬畏之情,直接高喊“不读中国书”。这反倒让人怀疑,他们原本就不读书,还沾沾自喜,以为鲁迅在给他们撑腰。

不读书,倒不是什么罪过。可是总得起草领导讲话、写请示汇报和年度总结,至少也该会写请假条。哪怕是啥都懒得弄,也还是要跟人聊天吧?退一万步说,将来学会洋文、走出国门,一去不复返了,这黄皮肤黑眼睛的来历出处,总归改变不了。出门在外,身为国人,话说不好、字写不溜,表达都成问题,更莫谈修养品位。到时就算一心只读西文书,却丢了自己的身份气度,别人也未必看得起。

好不容易出去了,偏偏又让人看不起,就可能是天大的事。可是现代社会忙忙碌碌,中国文字又浩如烟海,估计没多少时间去读。浓缩的都是精华,读短小精悍的旧诗,还是有空的。哪怕偶尔读上一首,再花三两天琢磨,几年下来,总能日见其成。所以,还得多读诗。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