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2016两会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3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化解过剩产能既要提质增效,也要保持社会稳定——
去产能,国企民企同发力
本报记者 佘 颖

去产能是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僵尸企业已经阻碍中国经济转型,必须尽快妥善处置。研究表明,截至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中大约有10%的僵尸企业,大多集中在煤炭、钢铁等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和纺织业、食品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房地产行业的僵尸企业数量也较多。

如何在不影响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化解这些过剩产能?这一问题引发全国政协经济界别37组的热烈讨论。

僵尸企业“被迫”活着

“我对僵尸企业的理解是亏损3年或3年以上,完全靠贷款过日子、资不抵债、很难扭亏为盈的企业。”提起这个话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兵装集团董事长唐登杰一脸“不说了,说多了都是眼泪”的表情,“我们集团旗下的450多家公司,有30%亏损,每年亏损额近80亿元”。唐登杰委员表示,由于行业产能过剩、城市禁摩等原因,曾经辉煌的嘉陵摩托现在就是一家僵尸企业。

但是这些年,他每次去跟地方政府谈关闭企业,政府总是极力挽留。而且安置厂子里的员工也让他很为难:让他们走,员工舍不得;让他们留,企业又实在运转困难。两难之下就只好这么拖着。

中石油同样面临清退僵尸企业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傅成玉说,“面子观念、地方政府干预、国有资产的性质、员工的生计、社会稳定的需要,有时逼得我们只能保留僵尸企业”。

更难处理的是老国企早年兴办的社区、医院等固定资产。“集团社区管理人员达200万人,离退休人员90多万人,每年光这部分支出就达130亿元。”提到这个,傅成玉委员更是连连摇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让国有企业瘦身健体,增强核心竞争力,确有难度”。

用新产业承接老员工

去产能到底该怎么“去”?

跟1998年那次下岗潮相比,当前去产能的一个最大优势是正在崛起的新兴产业、服务业可以分流安置很大一部分下岗职工。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建议,为了降低去产能对社会带来的冲击,可以引入新兴产业做缓冲。“我们在海南有一家公司亏损严重。为了分流人员,我们投资了三亚亚特兰蒂斯酒店,可安排500至1000个用人岗位。”郭广昌委员说,老公司45岁以上、愿意转岗的员工都经过培训后,进入酒店工作,实现了下岗职工的平稳过渡。

“这个经验好!”全国政协委员、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周伯华表示赞同,“有了新产业做承接,企业和地方政府都容易接受”。

周伯华委员认为,去产能必须在全国统一市场的前提下进行,从全国一盘棋的大视角来调整产业布局,该去的坚决去。他直言不讳地批评了某些地方政府,“从地方保护主义的角度出发,打自己的小算盘,忽略了一体化竞争的市场环境。去产能一定要尊重市场规律,不能想着行政手段干预,国企民企应该一视同仁”。

“去产能一定要坚决,可以跟地方政府配合,引入社会力量。”唐登杰委员说,兵装集团去年能实现利润280亿元,很大原因是因为前几年清退了大量僵尸企业,摸索出了一点经验。更重要的是,重庆市政府在清退僵尸企业的过程中放开限制,引入社会力量。唐登杰委员自己也没想到,以前企业经营亏损的学校、医院、幼儿园等资产从开始送都送不出去,到后来还要招投标,由政府拍卖转为民营,变成了抢手货。

“学校、医院、幼儿园可是好资产,如果有,老郭也想买,是不是?”看到郭广昌委员连连点头,傅成玉委员高兴地说,“这就对了!目前国企资产交易的法律法规、制度已经比较完善,只要严格执行,基本可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政府应该尽快与国企共同设计去产能方案,引入社会力量甚至外资,打好化解僵尸企业的攻坚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