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年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12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伐木英雄到造林模范
本报记者 杜 芳

走进小兴安岭的黑龙江伊春市汤旺河林业局守虎山林场,林场职工滕俊江骄傲地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人民大会堂建设所需的木材,很多来自伊春”。曾经,采伐是伊春百姓赖以生存之道。但从长期看,将林城置于“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两危”困局。伊春开始思考,究竟该如何对待这片赖以生存的山林?

总结教训后,伊春认识到,唯有植树养林、保护好生态,才有发展之机。面对同一片大山,当年的“伐木英雄”马永顺伐了36500棵树后,立誓还上这笔生态账,带着全家人在荒山上栽植树苗5万多棵,成为“造林模范”。林场工人纷纷放下斧头,植树养林。

如今的小兴安岭没有了人声鼎沸、刀斧大作,一株株大树寂静地生长着,带来别样生机。“林场职工纷纷转行,有种黑木耳的,有种蓝莓的,还有借着良好的生态优势做旅游餐饮民宿的。”滕振生说。

滕振生联合林场职工,筹资100多万元成立野猪养殖专业合作社。“野猪吃的是山野菜、野果、蚯蚓等纯天然食物,喝的是甘甜溪水。因此肉质鲜美,市场需求旺盛。从开始的100多头,到现在存栏量1300多头,市场价值超过800万元,年收益五六十万。”

现在的伊春依旧靠山吃山,但却变成了吃“生态大餐”。当前,伊春仅林下经济就开发出10大系列、360余种产品,全市21个县(市)、区、局都确立了林下经济主导产业。

良好生态吸引了汇源集团、中盟集团、葵花药业、黑尊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投资。伊春市经济合作局局长麻昌杰说,未来3至5年将投资120亿元,重点建设森林食品、医药等精深加工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带动伊春林下经济向规模化、集群化发展。预计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加工能力4.3万吨、销售收入21.4亿元、利税6.2亿元。

林城伊春越来越懂得如何与山林对话,如何依托生态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2015年,伊春市林下经济产业实现附加值46.5亿元,占林区生产总值的16%。绿水青山吸引越来越多游客,仅2015年前三季度,伊春市接待游客量566.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7.8亿元,分别增长6.8%和10.4%。

伊春市委书记高环表示,将加快全市“生态+”产业升级,做大农林特产品精深加工业、整合引导旅游业跨越发展、做强做优健康产业,巩固绿色生态产业基础,积极践行绿色环保、高效低耗、高端低碳的生态产业发展道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