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
赵振东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农科院研究员、我国著名小麦育种专家。多年来,他把让百姓吃饱吃好作为育种方向,带领团队持续攻关。
1999年,他育成“济南17”,成为国内首个年种植面积超千万亩的优质高产面包小麦;2001年,育成优质高产面条小麦“济麦19”;2003年,育成国内首个优质面包面条兼用型小麦“济麦20”;2006年,育成高产、稳产、多抗、广适的“济麦22”。这些小麦良种累计推广超过4亿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400多亿元。由于贡献卓著,他四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小麦遗传育种是一项见效慢、科研投入巨大、不易出成果的研究。一般来说,育种最快需要8年,在试验田里进行试验要3年,一旦研究失败,十几年的光阴就会付诸东流。即使研究成功了,在实际应用推广中又会有很大变数。熟悉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农科院研究员赵振东的人都知道,他能取得骄人的科研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九件宝”。
相面·把脉·用牙咬
眼下,冬小麦又进入休眠季节,但赵振东这30多年来从没“猫冬”。只要没有外出任务,每天天一亮,他就会出现在山东省农科院的试验田里,认真观察小麦长势。
特别是小麦拔节抽穗后,赵振东经常目不转睛地蹲在一株株小麦前“相面”,一盯就是个把小时。在他眼里,小麦就像他的孩子一样亲切、熟悉:“你瞧,这3片叶子的功能可不一样。这片对穗粒数影响很大,这片对千粒重影响大,这片对穗粒数和根部活力影响大……”
赵振东的“高徒”李华伟博士对老师的“相面”绝活儿佩服得五体投地:“赵老站在麦田里瞅一眼,就能发现值得大面积推广、具有潜质的麦穗。”为了这“一眼”,赵振东“修炼”了几十年。
除了“相面”,赵振东还会给麦子“把脉”,“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小麦一生中所积累的光合产物大部分是由叶片制造的,而叶脉是小麦的疏导器官,捏一捏叶脉,就能知道它密度怎么样,密的话疏导组织就会好一些”。
麦子成熟后,赵振东总习惯把麦粒放到嘴里咬一咬。籽粒的硬度是检验小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用牙咬正是判断硬度最快捷的方法。为此,赵振东的门牙都已经换过两次了。“因为这种方法快捷,如果拿回实验室去检验,就需要再过一遍手续,耽误事儿。用牙咬一是感觉一下面筋的含量,还能再拉一拉看看面筋强度,在检验麦粒硬度上,我的牙不比仪器差。用那两颗‘下岗’的门牙换来小麦良种,值!”
秋裤·拐棍·皮炎膏
每当遇到雨雪风霜,别人都往家里赶,赵振东的科研团队却往麦田里钻。“恶劣天气是观察小麦抗逆的最好时机。”赵振东解释说。有一年寒流来得特别早,11月上旬就突降暴雪。雪还没完全停,赵振东就赶到阳谷县种苗研究所察看“济麦22”冻伤的情况。来到田间,他顾不得田地里的雪和泥,单腿跪在地里,挽起袖子,伸手拨开麦叶上的雪,再拔起麦苗,抖掉根系上的泥土,观察小麦的根系、分蘖、叶片有没有受冻。一块块繁殖田全都仔细查过,鞋和裤子上沾满了雪水和泥,直到日暮时分,手脚麻木的赵振东才满脸笑容地说:“‘济麦22’的抗寒性过关了!”就这样,30多年风里来雨里去,赵振东的衣服在地里干了湿、湿了干,使他落下了严重关节炎的痼疾,再热的天也得穿着秋裤。
在地里,为观察小麦的生长状况,赵振东要么蹲着,要么弯着腰,常年的劳累诱发了腰椎间盘突出。今年元旦前夕,赵振东不得已住进医院,到现在走路还需要拄拐杖。但即使拄着拐杖,他也不愿缺席小麦生长过程中的任何一个关键节点。看得高兴时,他就把拐杖往地上一放,忘记了病痛。就像他老伴儿说的,“赵振东啊,就跟麦子一样,一到春天就返青,一踩到麦地里就来了精神”!
也许是跟小麦打交道太久了,赵振东还患有对麦芒过敏的荨麻疹。在家里,赵振东有一抽屉药,其中治疗皮肤炎症的药膏是常年必备的。每回下地前,他就在自己荨麻疹患处抹上药膏,再把膏药剪成小块,一块块地贴上。怕别人看见担心,在夏天,他从来不穿短袖衬衣。
高血压、心脏病、胃病、失眠,岁月除了给老人留下了一个个优质小麦品种,也留给他无以言表的病痛,但他说,“麦品如人品。如果你怕热,你育出来的麦子就不耐热;如果你怕冷,你育出来的麦子就不抗寒”!
责任·创新·往前跑
在即将登顶的瞬间滑落谷底,这对于攀登者来说,实在是种折磨。时至今日,回想起当年“济南17”的选育过程,赵振东依旧懊悔不迭。1993年夏天的一个清晨,他拿着镰刀直奔试验田去收割小麦。谁知到了地头,眼前却只剩一片麦茬。原来,那些小麦在前天晚上就已被联合收割机抢收完毕。眼瞅着6年的心血一夜之间化为乌有,那一刻,他欲哭无泪。“也就是一念之差,把坏的留下了,把好的淘汰了,一晚上想明白了,但是悔之晚矣!”这样的坎坷,赵振东经历了不只一次。
虽然经历了无数失败,但因心中有着一份责任,赵振东仍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麦田里。一粒小小的种子,在赵振东的眼中却大如天:“我们进行小麦育种过程中允许失败,可一旦把种子交到农民兄弟手中,就不能有任何差池。如果在我们这里瞎凑合,到农民田间就是灾害。往大里说,育种肩负着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消费者健康三大责任。责任,是我们育种工作者的良心。”赵振东还说,他肩负着为天下人谋“食”的重任,能掂出13亿人的饭碗有多重,而这个沉甸甸的分量,是他前行的动力。
也正是有了这股子责任感,赵振东意识到,应当坚持不懈地进行科技创新,用创造性思维去征服一座座科研巅峰。
对小麦而言,产量和品质是一对矛盾,外国的优质小麦产量都低,但在中国产量低了不行,低了农民就没有收益,这也意味着赵振东的创新团队需要付出更多努力。赵振东采取了改良、微量沉降实验等创新方法,使得产量农业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同代选择,达到协调提高。沿着这个路子培育的“济南17”,成为国内第一个年种植面积超千万亩的优质高产面包小麦品种,成功替代进口产品,成为国内面粉企业优质小麦的主要原料之一。
“创新永无止境,因为需求永无止境,‘济麦22’并不是终点。”赵振东告诉记者,去年初,他牵头组建了跨单位、跨学科的协同创新团队,承担了“山东省小麦增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正在向小麦亩产820公斤的新目标迈进。“山东农业要‘走在前列’,需要创新驱动;山东农民要增收致富,需要科技支撑,我们搞育种的还需要加劲往前跑。”赵振东老当益壮。